精选三年级《浮士德》读后感三篇

来源:个人简历站 2.74W

当仔细品读《浮士德》后,相信大家内心都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这时候就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一下,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精选三年级《浮士德》读后感三篇的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精选三年级《浮士德》读后感三篇

精选三年级《浮士德》读后感1

这就是《浮土德》触动了我的一句话,也是浮士德性格“肯定”、“善”、“否定”、“恶”的发展历程的概括。

《浮士德》被称为欧洲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诗剧,分上下两部,共一万二千余行。浮士德本是十六世纪德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在传说中,浮士德是一个追求世俗享受而把灵魂卖给魔鬼的术士。歌德借用这一题材,把浮土德塑造成一个德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作品写浮士德一生从书斋、市民社会小世界走向政治、历史大舞台的过程,其中经历了求知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艺术生活、改造大自然这五个阶段,从而总结了诗人自我一生的生活经验,也概括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历史。

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象征性形象。但是他有鲜明的个性,那就是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精神。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满足现状,享受现世幸福,另一方面不断追求更高的理想。他一生中有过迷惘,有过错误,但是由于他的自强不息,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最后能够找到人生真理的答案,要做一个“每一天争取上进和生存的人”,并被天使接到天堂,见到了圣母。魔鬼在诗剧中作恶造孽,引诱浮士德堕落,但实际上却促进了浮士德的前进与成长。套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如果浮士德是一匹马,那么魔鬼被派遣到这个世上来,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它赶快前进。正是他帮忙浮士德走出书斋,投身于实际生活,也是他促使浮士德在克服自身错误的同时摸索前进,魔鬼其实成为了浮士德在前进道路上不可分离的伴侣。

歌德的创作过程长达六十年。他从青年时代起即构思此诗,直到临死前不久才告完成。能够说,这本身即是一种追求,对文学的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这种追求,使歌德在晚年仍不断地学习新事物,探索新问题。而《浮士德》正是这种追求所带来结果的最好验证,能够说,是这种追求造就了《浮士德》几百年来的经久不衰。

生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使目己的人生高度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每个人在人生追求中都会遇到各种无法逃避的问题,务必选取,而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的性格,将使其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也许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浮士德,但每一个人都不能缺少浮士德顽强向上、热爱生活、寻找属于自我的人生的品质。

精选三年级《浮士德》读后感2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也是他穷其一生所完成的巨作。1768年开始创作,于1832年完成。浮士德是有原型人物的,十六世纪人们都在传有个人博学多才,传说他获得了恶魔的帮助,他于恶魔做了交易。

《浮士德》这本书构思宏伟,结构庞大,复杂的内容和多变的风格让人很难读懂他。这本书是以诗剧的形式写的,刚出场的浮士德满腹经纶,久负盛名。可他确对生活充满了迷茫和不满,久而久之这种迷茫转变成了苦恼,他想到了用自杀来结束这一切。他的计划失败后,魔鬼和上帝打了个赌,作为赌注的浮士德在魔鬼的诱惑下签下了契约。浮士德生前的一切要求魔鬼都会答应,与之相对的是在浮士德死后他的灵魂将会被魔鬼收走!

获得魔鬼帮助的浮士德返老还童,来到了一个“酒吧”,在大街上追逐少女玛甘蕾,并扬言:“如果我今夜不能搂抱她,我们在午夜就分道扬镳。”连魔鬼都看不下去向他说到“你开口象登徒子之流”。最后连玛甘蕾都无法满足浮士德的要求,他又有了新的目标。

随着与玛甘蕾的爱情生活以悲剧结束,浮士德逃离现实,返回到以追求人性完美为目的的古典美,回归希腊。

《浮士德》这本书有很多的细节,比如魔鬼和小倌的饮酒作乐隐喻了人类自身的现世享受。又通过玛甘蕾肯定了爱情的无私与纯洁。最后浮士德幡然醒悟天使用爱火把魔鬼打败,上天将浮士德解救,最终结束全篇。

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的《浮士德》,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歌德赋予了这本书极高的艺术境界。

最后引用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对它的评论来结尾“《浮士德》是当代德国社会的一面完整的镜子,是它的时代的史诗”。

精选三年级《浮士德》读后感3

假如浮士德博士的旅行是由地狱到天堂的旅行,那让我们看看地狱炼狱天堂都有什么?

——题记

《浮士德》是德国文豪歌德的一部著名诗剧。它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自强不息的德国男子的故事。他一生痛苦曲折,但是却敢作敢为、豪迈悲壮。

故事是这样的:上帝和魔鬼靡非斯仛打赌。由靡非斯仛引诱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自己的高尚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仙界,先后经历了对男女之爱、宫廷中权势财富,以及对古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均未能获得心灵的满足。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大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高龄而又失明的主人公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说出了决定赌局胜负的那句话,然后灵魂升上了天堂。

我想当时歌德所在的社会也是这样的吧,歌德在文学、绘画、自然科学的学习中不断追求真理,在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中积极奔走,并在运动的失败中进一步深化认识,成就了思想的高度与深度。

也许我们不能完全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封建,腐朽与罪恶,但是我们可以从这本书里,这个小小的社会里感受到。

人们都说地狱是最肮脏的,歌德却说人类的社会比地狱还要肮脏,腐朽。完全可以说人间就是一个炼狱,一个充满罪恶的地域

恶行者、伪善者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心惊胆颤!冥冥苍天,炯炯神眼,原罪的显现、欲望的暴露。听!慈悲的天神歌,看!流泪的.众生相。有多少二战战犯逃过死刑灵魂却终生受着煎熬,午夜梦回的是一具具腐尸和阴惨凄厉的催命声;一些侥幸出逃的贪官常与亲人分居世界各地,既担心被一锅端又忍受思亲之苦;宗教观念认为以上恶行足以下十八层地狱,最轻拔舌,重则刀锯。

天堂地狱之在你一念之间。中国有句老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炼狱象征苦难,象征忏悔。

看到天堂的光辉,美梦将会成真!地狱恶鬼又再哀嚎,听得我心碎心惊,拖住我的脚想让我沉沦,而我却渴望自由的翱翔,向往天堂的晨光。

最后浮士德在为人类造福、征服大自然的宏伟斗争中,感到了最大的满足,得出了智慧的最后答案。浮士德所得出的最后答案无疑是积极的,但有着空想的性质。离开改造社会单纯地改造自然,到头来也只能是一个幻想。:我要勇立时代的潮头,我要纵身跳上时代的巨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

失明的浮士德把魔鬼为他挖掘坟墓的场面当作是他的人民与大海搏斗的壮丽景象,这也正是浮士德悲剧意义之所在,也是歌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