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电影邪不压正观后感范文

来源:个人简历站 2.44W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观后感范文

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句话:邪不压正,邪恶永远不会打败正义。相信不少网友都看过由姜文导演的电影《邪不压正》,影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李天然在国难时期的关于复仇的故事。网友们是如何看待这部电影的呢?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姜文电影 邪不压正观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观后感范文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观后感范文一

让子弹飞》的优点也很多,在此不必赘言,但着重要说的,是这部电影开启了姜文一个很坏的兆头:自以为是的戏谑。

戏谑,是很高级的表达手段,但姜文从《让子弹飞》开始,就用得过度、用得别扭、用得自我矛盾。一直到《邪不压正》,算是达到了别扭的巅峰。因为戏谑不管内涵多么丰富深刻,基本的一点,是让人发笑的,在笑之后的说道,要适中,背后的东西多了,这戏谑承载不了,少了,就只是一个笑话而已。但姜文几乎每一次戏谑都过载了,过载的那部分,就是很多人说的“夹带私货”。

他的电影因此越来越人工化,缺乏自然的韵律。

观众笑了,但没笑明白,正琢磨着,密集的台词已经将你带入下一个戏谑了。这种云上敷云的法子是非常不尊重观众的,因为这无关智商与理解能力,而是违背了基本的生理反应。好比你一帧里非要过三百个画面,观众什么也看不清,你却说观众眼拙,谁让眼力不行,或者近乎无赖地说,你再去看两遍,就看清了。

他曾不无自豪地说,自己电影的容量是一般电影的三五倍。这句话本身就很有问题,感觉是将观众放在了创作的对立面——背对观众创作的理论,至少还有观众的存在。但感觉姜文如此做电影,是将观众的预设放在自己的层面,我知道这么多,你就得知道这么多,而且你有义务多看几遍,以发现我的良苦用心。

这是电影创作者对观众的霸权主义。他的这种霸权主义,某种程度上是一些影迷疯狂吹捧的反噬。

面对历史,采取戏谑的手段未尝不可,刘别谦和怀尔德电影中的戏谑够高级,但绝对是顺畅的,台词不可谓不考究(怀尔德的台词简直句句精道),但绝对是“好入不好出”的,论台词密集,伍迪·艾伦也密集,但他的台词更多承担的是“气氛功能”,打造一种神经质的喜剧氛围,漏掉一两句,快速过去,影响并不大。可姜文的台词因为过度修饰与人工化,恨不得每一句都暗含多层意思,还用力使台词变得“接地气”,还喜欢用跳跃的逻辑来前后呼应,真是令人厌倦不已。

戏谑的手法在《鬼子来了》中大放异彩,尤其是花屋幻想中的那段武士片情景,堪称神来之笔,还有太多精彩的情节,农民的驴干太君的马,这是顶级的戏谑。《太阳》里也用得克制,没有跳戏。但从《让子弹飞》里那场著名的凉粉戏,到《一步之遥》的教父开场、洪晃出现的所有情节,再到《邪不压正》里史航出现的所有情节以及那场可怕的酒吧胡闹戏,这种“戏谑”变得越发恶俗、下流、毫无价值,用米兰的话说就是:真没劲!

姜文现在变得像是一个不着调的喜剧导演。不管处理什么题材,都要猛加喜剧的料子。不管拍什么严肃的场景,总要不时搞笑一下,抖下机灵,就是不让观众落入悲伤肃穆的情绪,就是不让观众有正襟而坐的机会,就是不让自己的电影变得严肃而伟大。——吹姜的人说,这是后现代,这是解构。

这些名词用得对不对且不争论,个人觉得,姜文总要自我破坏“严肃”,是因为他内心深处充满了焦虑与怀疑,他习惯了疑问,死活也不肯相信。我们不想讨论他为何不肯相信,因为这涉及到个人的经历与时代的浸淫,只说这种不相信,如何越来越让他的电影变得畸形与空洞。

国恨家仇李天然,老谋深算蓝青峰,奸诈恶毒朱潜龙,神秘莫测关巧红。除了周韵的角色,其他三个角色的处理都充满了喜剧色彩,没有一个角色肯深入下去,挖掘他们“笑不出来、谋不出来”的大悲伤、大落寞,姜文不肯,他要以小丑来戏谑英雄,甚至拒绝让他们成为英雄。

但他还是露了马脚:装作再如何玩世不恭,他还是向往着“相信”。因为周韵,因为关巧红。这个角色可以深情,这个角色可以坚决,这个角色仿佛容不得稍微过分的打趣,一个能量凝聚的角色,一个真正严肃的角色。这份老老实实的相信,给了周韵。

如果所有角色都按关巧红的方向去处理,别的不敢说,这部电影会轻易地做到“荡气回肠”。可惜姜文不稀罕这种英雄气,甚至不稀罕“侠义”之道,他只在乎心里的那一麻袋怀疑,搜罗历史资料来遮掩最后又是证明自己的怀疑,他就是不信,信也要偷偷地信,就是不肯让人家看出来,哪怕笑得尴尬,遮掩得笨拙,也不肯稍微正经地流下泪,说一句:我相信。

姜文也许是个真诚的人,但他现在的电影不真诚,他还是做不到像他深爱的费里尼那般,真诚、坦率与自我反省。电影或许是欺骗的艺术,但艺术家的内心,容不得一丝自我欺骗。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观后感范文二

在我看来,姜文有才,还挺爱抖机灵。

我看过的电影少,读过的书也少,因此我觉得现在活着的导演里面,有才且爱抖机灵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姜文,另一个是韩寒。

和姜文相比,韩寒年轻的多。年轻人,抖的机灵也就比较直白。一不小心抖过火了,导演处女作就拍成了PPT。另外,韩导的抖机灵里总有一种类似于高中男生在女生面前疯狂表现恃才傲物的蠢萌模样。

和韩寒把电影拍成PPT有一拼的,是“矮大紧”的`高晓松,曾经把电影拍成了MV。

姜文的机灵抖得最好,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邪不压正》,玩得不亦乐乎。从观影效果上来说,也是一部比一部爽。看起来就叫人觉得,妈的,电影就应该是这样子才对!在姜文导演的电影里面,除了导演,姜文一律主演且兼任编剧。到了民国三部曲,姜文连剪辑都干了。所以,姜文的电影个人风格特别明显,电影语言丰富,影像风格在导演的大剪子下,配上干脆利落的台词,一起酿成了贴着姜文标签的烈酒。端的是“辛辣有劲”,张扬恣意。

我总是觉得,姜文的气质到底还是那个胡同里带着头盔骑着挎斗摩托的作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他饰演的那个角色。

《邪不压正》的故事源自张北海的小说《侠隐》。我没有看过原著,但是在姜文导筒之下,《邪不压正》演绎成了一段传奇。传奇,当然是唐传奇。又像是从《民间故事》杂志里走出来的。看这部电影时,一边喝茶一边磕着瓜子,舒服地靠在客厅的沙发上,时不时给普洱壶里续点水,恰似坐在大茶楼里听故事。我作为一个观众,表情、心情,甚至手里的动作、半躺的身体,全跟着“说书人”的节奏语调动作。

影片最后,外敌入侵,江湖儿女亦自飘零凋落。国仇家恨,还将掀起无数惊涛骇浪,终究《邪不压正》。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观后感三

《邪不压正》讲了个什么故事呢?很简单,复仇。灭门之仇,不共戴天,杀人偿命,天经地义。说到底就这么点事儿。这在江湖上很常见,我们江湖中人讲究的就是这点信义。

姜文在电影中说,作战有三个因素,时间地点人物,天时地利人和。那么复仇,也只关乎三件事:谁,杀谁,怎么杀。所以复仇的电影简单来说也有三种拍法。

关于谁。你可以是少年苦学,历尽艰难险阻,十年磨炼,终成大器,练就一身绝世武功,最后才去找仇家复仇,然后杀了他,拍成一部励志的成长电影,就像《射雕英雄传》的郭靖。

关于杀谁。你可以是不知道仇人是谁,所以你要步步为营,抽丝剥茧,找到仇家,然后杀了他,拍成一出精彩的悬疑剧情片,就像朴赞郁复仇三部曲中最知名的《老男孩》;

至于怎么杀。你可以是干脆利落,刀刀见血,砍瓜切菜一般,最终杀到你的仇家面前,然后杀了他,拍出一部热血的动作电影,就像昆汀最爽的B级片之一《杀死比尔》。

但是很显然,《邪不压正》的这个复仇故事不像以上三种的任何一种。

其实从电影原著《侠隐》的作者张北海开始,这个故事就不是这样的了。在张先生的小说中,杀人复仇反倒是其次了,老北京味儿的生活才是正经事。

所以你在《侠隐》中能看到白菜猪肉饺子、灌肠、炒肝儿、豆汁儿、爆肚、烧饼、羊杂汤一连串吃食儿,东四、西四、复兴门、安定门、天坛、地坛、北新桥一连串老北京胡同和地名。复仇,那是茶余饭后的事儿;侠,那是隐藏于复仇背后的举手之劳。

至于姜文,他当然也不会这样。在他的复仇故事中,复仇的三件事都异常清晰。

谁?李天然,天赐大恨,是个好苗子,十五年后,重返北平;杀谁?根本一郎和朱潜龙,一个日本特务头子,一个北平警察局长;至于怎么杀?把他们俩弄到一块,面对面,“他们怎么杀我师父的,我就怎么杀了他们”。简单明了,不留一丝悬念。

看起来,本来就应该是个很简单的故事,但姜文就是要把一件简单的事给你弄复杂了,否则他就不是姜文了。而让这个本该简单的故事复杂化的最大原因,就是姜文自己饰演的蓝青峰蓝爷了。

这位蓝爷简直太复杂了。你说他正,他也会不择手段杀人害命;你说他邪,他却又坚守信念决不当汉奸。他是亦正亦邪,非正非邪,放在这个名叫《邪不压正》的故事里,恰好是正邪之间那个搭桥牵线的人,那个不偏不倚的平衡点。

有了他,整个故事才活了;看懂了他,才看懂了整个故事。

首先要说的是,在原著《侠隐》中,蓝青峰是一个很好理解的角色。虽然老谋深算,行踪有些飘忽不定,但他的目的却很单一,就是要追随张自忠将军,一心抗日,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想在日本人进城之后把张自忠将军送出去而已。对李天然的态度,也只是不要破坏中日之间岌岌可危的“友谊”。

但电影中的蓝爷显然比这复杂多了,复杂的地方在于你很难想得明白他究竟是想要干什么。他一个人在李天然、朱潜龙、根本一郎三个人中间,如鱼得水,八面玲珑,谈不上真的想帮谁,四处讨好,无非是想让这三个人互相牵扯。

他先要跟朱潜龙交易,让朱潜龙杀了根本一郎,他可以为此交出李天然;然后他又跟根本一郎做交易,要根本交出汉奸名单,他可以为此帮他解决美国人问题,也就是亨德勒父子;然后他又是李天然的隐形上级,幕后真正的养父,一步步引导他走到了根本一郎和朱潜龙的面前,一步步引导他走向复仇之路。

蓝爷说他这局大棋下了二十年,言下之意就是早在十五年前他救下李天然之前,他就开始筹划这件事了,而李天然恰好是他要找的那个人。蓝爷又说,他这局棋走到了穷途末路,那是因为日本人进城了,他从中斡旋的三个人已然要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已经退无可退了。

那么问题来了,蓝爷的这局棋就是下的是什么?

在电影的最开头,朱潜龙和根本一郎前去灭门之时,当时还姓李的朱潜龙便说有一高人说他不姓李,姓朱,是明太祖的后代。很显然这位高人就是后来要说助他反清复明的蓝爷。那么这两位灭李天然师父一家的原因也就变得暧昧不清了,蓝爷或许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而恰好此时此刻经过此地并救下李天然的蓝爷真的只是一个巧合而已吗?或许这一切也是蓝爷这局棋中的一步安排,甚至就连李天然之所以能够躲过朱潜龙的三枪或许也是蓝爷的安排。难道你真的愿意相信这位少侠能够闪躲子弹?

在这三个人中,李天然和朱潜龙根本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没有朱潜龙杀人在前,就没有李天然复仇在后。那么蓝爷策划的这局棋最初真正想要对付,其实还是根本一郎。根本一郎何许人也?日本人。也就是说,说到底,说破了大天,蓝青峰其实还是想要抗日,只不过不抗得那么明显,那么直接,要抗得不动声色,最好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不首先挑起战争。

回过头来想,蓝爷出场的第一个镜头是什么?是他要出门打瓶醋去。

蓝爷说了,这醋还不能是家门口边上东边的店里打的,得专门西边的店里打。这叫啥?这叫讲究!但换句话说,其实这也叫南辕北辙,多此一举,为了打瓶醋还要绕个地儿。这也就是为什么蓝青峰不让李天然直接杀了根本一郎,而是要朱潜龙和根本一郎狗咬狗,假借朱潜龙之手来杀根本一郎。虽然两个办法殊途同归,最终都是要杀了根本一郎,但后者显然要高明且隐蔽一些。

蓝爷临走了又放下话来:“这顿饺子就是为这醋包的。”这叫啥?这还是讲究!但同样换句话来说,这就是本末倒置,买椟还珠,为了一口醋还得折腾一顿饺子。但要是仔细想的话,其实抗日就是那口醋,饺子才是这一圈折腾。抗日虽然简单,但难的是如何做到不动声色,不引起注意;饺子虽然麻烦,但能够假借其名,顺其自然,所以才要下如此复杂的一局棋。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复仇故事被搞复杂了,甚至有些云里雾里了。只不过对于姜文这么一个大气、直接、敞亮的人来说,永远沉醉在《让子弹飞》中的观众不愿意接受他的复杂,而姜文显然也不想讨好观众。

很多时候,你甚至会觉得这是姜文故意在反电影。他的想法太多,变化太快,一部电影已然装不下他的表达。所以他让主角不是主角,李天然沦落成给各路人马当枪使;配角也不是配角,蓝青峰反而成为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核心;叙事不是叙事,每个人物的行为和动机总是充满荒诞和出其不意。

这又如何?一部真的一定要主角就是主角,配角就是配角,叙事就是叙事吗?天马行空,肆意纵横,难道不迷人吗?因为野的,才是姜文的;姜文的,多是迷人的。

首先它迷人的地方在于强烈的姜文气息。用一句大家可能都听腻了的话来说,就是姜文至始至终其实只拍过一部电影,那就是姜文电影。它凌厉的剪辑和紧凑的台词,自成一派;它童心未泯,玩世不恭的表达,总是出人意料;它肆意挥洒,全靠直觉的情绪,又极具感染力。这对于姜文来说,一成百成,一败百百。

所以,对于姜文电影,只有喜欢和不喜欢,没有好坏之分。好这口的,就是喜欢;不好这口的,就是不喜欢。一了百了,没法犹豫。

其次它迷人的地方在于,它往刀光剑影、步步危机的复仇故事里,加入了勇敢独立、教人成长的女人,而且一放就是俩。这两个女人,一个风情万种,为爱而生,最终在微笑中跳下城墙,是红玫瑰;另一个遗世独立,坚强勇敢,最后拒绝了李天然的示爱,独自离开,是白月光。正如姜文自己所说的:“我对女性很尊重,我喜欢仰望女性,我电影中的女性,都是男人的导师。”

正是如此。李天然在男人的世界中,就像是一把被指挥的枪,见人就叫爸爸,爸爸让他打哪就打哪。而女人,尤其是这两个女人,教他成长,一个教会了他什么是真爱,一个教会了他什么叫勇敢;一个告诉他女人就是你给我一个“根本之印”,我还你百个“凤仪之印”;一个告诉他复仇不需要别人相信。无比迷人。

最后迷人的地方还在于它那诗意盎然、绿油油一片的屋顶上的北平,就像很多年前《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一样,一个远离了尘土和地面,被莫名拔高几十米的北平。蓝天白云,黄瓜西红柿,这里没有阴谋诡计,只有满脸的纯真。无论是王菲唱的主题曲《偶遇》,还是多尼采蒂的歌剧《爱之甘醇》,都是那样的美好迷人。

对于姜文而言,就凭他的视听语言和手艺,完全可以把任何一部电影拍得血脉喷张,好看非常。但是他并不愿意这么做,而他的每一部电影总是以新的姿态,以挑战人原有习惯的姿态出现在所有人面前。《邪不压正》就是这样的一部,你可以不喜欢它,但不能说它烂。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观后感范文四

《邪不压正》英文名Hidden Man,跟中文电影名毫无关联,谁是隐藏的人?剧中不止一次提到曹雪芹,自然让人联想到“真事隐、假语存”。

自从《鬼子来了》被枪毙以后,姜文就走上了人话鬼话,“不让我说,老子站着也要说”的不归路。《让子弹飞》的鹅城就是当今中国,《一步之遥》是对电影圈的疯狂吐槽与报复,那《邪不压正》在华丽丽的爱恨情仇电影外壳之下,姜文又一次隐藏了什么私货呢?

先说答案:《邪不压正》隐藏的是中国现代史一直讳莫如深却又极端重要的决定性力量 - 苏俄对中国的操控。姜文扮演的蓝青峰,也是从原著改动最大的角色,就是那个隐藏的人,一直在暗中设局布控,左右着所有人物的命运和整个情节的走向。

目瞪口呆?先别急,看看证据。

蓝青峰布局二十年,就为了利用李天然和朱潜龙对抗日本人,这在电影中完全不合逻辑。隐藏的历史是,二十年前的2017,诞生了日本的天敌 - 苏维埃俄国。从哈尔滨的谍战,中东路的争夺,到皇姑屯的炸弹,苏俄一直把日本当做假想敌,它最担心的,就是日本从东北的进攻,陷于东西两面受敌,而它要操控的棋子就是中国。二十年来,苏俄在远东的战略中心就是将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获胜而野心勃勃的日本引向中国。

蓝青峰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广东,一个在上海。这个情节很突兀,很诡异,但放在历史中就很明白了:孙文的一大就是在苏俄的支持下,在广州召开,鲍罗丁出席;另外一个一大在上海召开,马林出席;俄国人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蓝青峰有12处宅子,苏联有15个加盟共和国,不对吧? 其实真的是12个,波罗的海三国后来才加入。

李天然一直在找爸爸,结果蓝爸爸把美国爸爸扔下了城墙,从电影情节看,匪夷所思,毫无必要;从历史上看,不用多说,悲剧了,“别了,司徒雷登”。

蓝青峰的两个儿子,在电影里都有化身,一个是朱潜龙,一个是唐凤仪,人中龙凤,相爱相杀。朱潜龙勾结日本人,杀了师傅,终结了几千年的传统精神和文化,却竖起师傅的雕像,继续朝拜。唐凤仪屁股上盖了日本人的印,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汪伪投降的印记一直都被宣扬。朱潜龙在蓝青峰的撺掇下,拜乞丐无产者皇帝为祖宗,轻轻松松就让唐凤仪承伏胯下。凤仪的决然一跳顺理成章,都在蓝青峰的掌握之中。最终能拔下蓝青峰满口牙齿的是朱潜龙,翻脸以后,“九评”“珍宝岛”打得苏修满地找牙的是谁?

电影里蓝青峰保护的张将军是张自忠,而历史上蓝青峰需要的是张学良,共产国际的指令才是西安事变结局的主导,最终成功将日本引入毁灭性的全面侵华战争,二十年的布局大功告成。

其实姜文一直都有苏联情结,马小军穿着苏式军服跳天鹅湖,梦想着伟大的卫国战争,这次亲自操刀改编、扮演蓝青峰,终于过足了苏俄的瘾。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观后感范文五

《邪不压正》好看么?

很好看的,其实。

没必要把姜文看得多高尚,他也只是个中年大叔,很多有关于男人女人的想法,和你还有你爸爸没什么差别。就像世界杯一样,德国没进淘汰赛,我们可能觉得有些可惜,但坐拥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印度队如果进了小组赛,我们可能都会刮目相看。电影也是一样,期望带来的不光有如愿以偿,更多的时候带来的是失望。轻松点去看这个片子,你会觉得,还不错。

那么,《邪不压正》好看么?

我先讲个故事。

大驴纸虽然才上小学,但已经满腹才华,班主任的知识储备都没他多。大驴纸还蛮有责任心,总是写作文提意见,建议学校领导不要压堂、调座位应该更公正一些、对待差生要一视同仁等等。老师一开始不让大驴纸发言,禁止大驴纸写作文贴在黑板报上,全班同学都小声嘀咕,说老师小心眼。老师马上学聪明了,主动让大驴纸写作文提意见,但又偷偷改大驴纸的作文,剪掉一些话再贴在外面。大驴纸后来害怕了,只好引经据典,子曰什么的,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同学们再看的时候,不但看的是老师删减过的文章,而且还看不懂这些典故,感觉大驴纸说的不成章法,也没啥道理。老师还找来班长熊猫球、小队长大牛哞和学习委员二狗纸,让他们写作文发表在学校的阅读墙上,批评大驴纸不好好学习、不遵守纪律,不完成作业等等。慢慢地,大驴纸的作文就没人看了。

豆瓣评分在首映日的两小时内从8.2分骤降到7.5分,再到现在的7.2分,这是很恐怖的,我估计是美帝的阴谋。想让一个人没有说服力,甚至是搞臭搞垮他,不是封杀他,而是故意放让他的作品出来,然后用舆论压杀掉他。谁让你拍《鬼子》,谁让你拍《子弹》,我很宽容的,我不禁你,但我要用舆论让你滚蛋。

一码归一码,还是那个问题,问三遍:

《邪不压正》好看么?

不太好看,不容易看。

这里的不太好看,指的是隐喻太多,太费脑细胞。隔壁的《药神》,去年的《战狼》,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票房都十分可观,口碑也不差,故事简单明了。不管是拳打外侮发泄民族情绪,还是隔靴搔痒哭诉一病全家穷,都很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邪不压正》做不到这点。

你有师傅么?你有师兄么?你师傅被你师兄杀全家了么?你被你师兄栽赃陷害了么?你去美国呆了15年有一堆爸爸了么?……或者……你有彭于晏的巨乳和许阿姨的翘臀么?你都没有,何谈共鸣?没有共鸣,又何谈好看呢?

但假如,你喜欢猜灯谜,喜欢脑筋急转弯;你喜欢政治隐喻,喜欢操中南海的心……或者,你喜欢姜文,喜欢水中望月,那这部片子就很好看。你也可以继续看我写的了。

蓝青峰在出墙之后、被揍之前,和朱潜龙、根本一郎三人商议计划,意在擒杀李天然。蓝青峰铺开北平地图,教导两个队友战术:时间地点人物,天时地利人和。时间地点人物是什么?是记叙文六要素之三,记叙文一如讲故事,讲故事一如拍电影,拍了就要给别人看,看了就要在意这三点。姜文大叔就明白告诉观众了:你们也别琢磨了,也别骂我了,既然进了电影院花了票钱,就按这三点来吧。

首先是时间,我们来捋一捋:

20年前,1917年,蓝青峰‘设局’。这个时候国内外有什么大事呢?此时正值俄国十月革命,苏联建政;

15年前,1922年冬,朱潜龙伙同根本一郎,受高人指点,杀师叛国。苏联于此年12月成立,同时列宁中风,斯大林执政;

15年间,1922~1937年,朱潜龙与根本一郎狼狈为奸,从杀人放火烧鸦片的汉奸成了正义的化身北平的高官;

故事发生时,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北平沦陷。

其次是地点,我们再来顺一顺:

北京,实际上是辛亥革命最为重要的政治斡旋中枢,蓝青峰身在北京,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死在上海,一个死在广州(让子弹飞的故事发生地在广东,一步之遥的发生地在上海)。革命之后,这个国家没有变的富强,随着迁都,北京也成了北平降了级,成为对阵日军的前线。永定门成了假古董,现在看不到的是梁思成视角,现在看得到的是唯物主义视角,瓦片成海的房顶世界是李天然视角,钟楼之下的城市俯瞰是巧红视角,六国饭店是殖民者的视角,石狮子下的镜头是侵略者的视角。现在的北京,形形色色的人,平平整整的地,昏昏沉沉的天,又是谁的视角?姜文是个老北京,他看着这些住客、过客,又是什么视角呢?

北平以北,太行山上,投靠日本的朱潜龙雪夜灭师傅满门。李天然被救,旋即被送往美国;

美国,逃难地,幻想乡,当时的自由象征,独立典范,当时救过志士的取经之地。被送出去的不只有李天然,还有隔壁《药神》里程勇的儿子。

最后是人物:

李天然,彭于晏演的十分出戏,但其实李天然就是这么个人。换衣服换得勤,就间接地压榨了报仇的时间。对于报仇磨磨蹭蹭的不利落,对于心魔邪恶的畏惧与恐慌,对于自身能力的自负与炫耀,搭配上彭于晏的口音、表情,穿着打扮,效果就是负负得正,真的天然。

朱潜龙是什么人?他崇拜朱元璋,自认是皇室后裔,身居旧都,手里有枪杆子,会洗脑,深得民心,大家叫他英雄,看上去是北平治安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中流砥柱,实际上却里通外国当汉奸。他想当皇帝,有高人支招,和日本人勾结,受了伤之后睁一只眼闭睁一只眼,发起狠来打小老婆,六亲不认,认贼作父,出卖国土,杀害勇敢义士,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潜龙勿用,搞不好要潜一辈子最后淹死在海底。杀人放火,栽赃陷害,草菅人命,为虎作伥,死不认错,几乎骗过自己,他就是恶的化身。李姓和朱姓在历史上交手不止一次,不论是唐末的唐与梁,还是明末的明与顺,还是近代的两位总理,从李改姓朱,还有个日本人以妖刀为怂恿在里面掺和,其中就可大做文章。在这里,李天然杀死了朱潜龙。

蓝青峰,姜文不会让自己不演主角的,邪不压正说的就是他。他坏,杀人,利用,勾结,什么邪事都做过,什么邪路都走过,但他也在大事上做过‘好’的。这个人不纯粹,被拔牙是他活该。但貌似是邪不压正,他正的一面可能要大于邪的一面。

根本一郎,根本就是一狼,伙同同类,狼狈为奸,月黑风高便行杀掠之事。嘴里是孔子,怀里是刀子,装的是样子,顾的是面子。他的功利做法,现在看来和什么‘狼性文化’本无二致,都是唯物主义的,都是追求效益的。他提供给蓝青峰的名单上只有朱潜龙一人,现在看来也和什么‘3.15晚会’曝光人尽皆知的问题的逗比做法别无两样。他命令手下杀了车夫,可以说他们是‘汉奸’,他和朱潜龙一样,都可以歪曲历史,抹黑英雄,颠倒正邪。区别在于,他祸害的是别国人,朱潜龙祸害的是自己人。

凤仪和巧红,两个女人,一个外骚内敛,一个外敛内骚;前者留洋打针,但离了男人、没了家庭就不能活,做着赛金花、杜十娘那种事,后者做着缝纫,学着老手艺,但自己放脚,等着动乱。姜文说要仰视女人,他一直在兑现自己的承诺。

总之,没必要把姜文看得多屌,他又不是丁丁。轻松点去看这个片子,你会觉得,真的还不错。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