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故乡那坝田作文

来源:个人简历站 3.08W
怀念故乡那坝田

怀念故乡那坝田作文

1994年初中毕业离开故乡到外地求学直至后来参加工作,掐指一算20多年时间一晃而过。然而,每年这个季节的夜晚,只要闭上眼睛,家乡的山山水水、沟沟谷谷、草草木木、袅袅炊烟便会浮现在眼前,乡愁便填满了我儿时的记忆,特别是记忆中的那坝田,让我愈加清晰,历久弥新。

(一)挖沟 • 打牙祭

故乡的那坝田位于有条叫“十甲河”的河边,每年雨季一来,“十甲河”就会涨水,故乡那坝田的水源地及放水的沟渠就被“十甲河”的洪水泥沙所冲毁及填满。每年正月十五刚过,社长老茶就挨家挨户通知每户户主商量挖沟的事宜。说是商量,基本上也就循规蹈矩按照承包到户时所分田的亩积、沟的难易程度分两段丈量划分到户,限定时间每户将所分的沟段按标准将沟挖完。所限定时间到的那天,社长就会先垫支钱买只养邀全社的户主到沟坝头杀羊、煮饭祭拜以“打牙祭”的方式祈求有个好收成。而后将所开支的费用实行“AA制”向参加当天打牙祭的户主们平摊。

(二)做田 • 打叶子

沟挖好、水放通之后,村民们开始整理自己的水田,首先整理的是自己要育秧苗的那丘田。在整理育秧田时,先将荒芜了整个冬季的田用牛将田犁一遍,然后放满水后从家中牛圈里背农家粪到田中散开再用牛犁一遍田、用牛耙数遍田后将田埂用锄头糊好,秧田算做好了。秧田做好之后,村民们陆续开始将自己从集市买回捂好的谷种撒在秧田中开始育秧苗。秧苗撒下后,村民们开始整理除育秧田外的其它田,也就是按照整理育秧田的做法开始“做田”。田做好水放满后,为减少买复合肥和尿素的开支,村民们就开始到山上割叶子进行“桠田”(即:将割来的叶子均匀地散在田里并用脚将叶子踩在田中浸泡)使田熟化。

(三)插秧 • 放田水

插秧的日子定好之后,村民们都会以帮“人情工”的方式相互帮忙插秧。插秧那天一大早,妇女们起得很早,早早将牛喂饱之后就到育秧田里拔秧苗及放好要插秧田的田水,男人们起床后就抬上犁耙、赶起已喂饱的牛往田里赶,到达田后就开始拴牛进行犁田、耙田。田犁好、耙好,田埂糊好后,妇女们秧苗也已拔好,插秧正式开始。田少的人家帮贡的人叫得多的话两三个小时插秧也就结束了,但田多的人家人叫得少的话就会到黄昏才能插好。秧插后,就只剩下如何放好田里的水,不让插好秧的水田因缺水或内涝而减少收成。那些年,为满足全村家家户户田水饱和,村民们想了不少“高招”。首先按田的上下次序依次放水灌溉;其次是按时间轮流放水灌溉;再次是向家家户户收取务工费找两人承包放水灌溉。这些高招实行一段时间后都难以执行,最后还是自家各放各的水田进行灌溉。但由于水小那坝田的亩积大,因争放田水还出现村民之间相互谩骂甚至打架的现象。

(四)施肥 • 收割

插秧后一个月左右,村民们开始追第一道尿素化肥,到即将散穗之前再追第二道尿素化肥。追完两道肥后,只需放好田水的同时等待收割的来临。此时,稻田绿油油的秧苗不停地疯长,拔节抽穗。转眼,在金风暖阳的撩拨下,稻叶儿黄了,稻穗低下了头,轻飘飘的稻谷熟了。于是,村民们抬上自家“抖缸”(一种剩谷粒的木质工具)到田里,挥舞起收割的镰刀,谷穗卧倒在谷茬上,支起“抖缸”,举起稻把,伴着飘动的节拍,“嘭嘭——嘭澎嗒——”地徐徐展开收割稻谷的交响曲……而今,离开故乡到城里参加工作多年的我,再次回想起父母为填饱我们姐弟四人肚皮及上学开支,在那坝田里所付出的一切,不禁让我潸然泪下。于是,我哽咽着拨通了远在200多公里外乡下父亲的电话,让他再一次给我讲他在中年时期那坝田里所付出和收获的一切。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