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生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来源:个人简历站 1.15W

平时学习中,老师就经常教导学生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以此获取更多的知识。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学生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供大家参考。

最新学生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最新学生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我们一起成长为拥有独立思想人格的人

这是两代人思想的碰撞,但也是两代人相互了解、沟通的方式。龙应台和安德烈,他们谈对政治、国际、民主的主张,谈品味、谈音乐、谈对KITSCH的理解。。。跟安德烈同样年纪的我,却无法说出自己的独立想法,深感惭愧。“我担心的不是你职业的贵贱、金钱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给你多少自由?”、“父母亲,杜宇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他、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知识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在那个电光石火的一刻里,我就已经知道:和你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

       以后,只有的镜头不断重复:你上中学,看着你重进队伍,不再羞怯;你到美国游学,在机场看着你的背影在人群中穿插,等着你回头一瞥,你却头也不回地昂然进了关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你说这次游行留给我什么印象?一,一小撮人上街去争取本来就应该属于他们的权利;二,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们生活在什么制度下(只要有钱就行);三,大学生对政治——众人之事——毫无关切;四,大学只管知识的灌输,但是不管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的建立。”“我发现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就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个人。他就是一个别人。”“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我发现,人生中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不回头的卒。”“人们的期待,那是一种你自己必须学会去抵御的东西,因为那个东西是容易把你绑死的圈套。不知道就不要说话,傻就不假装聪明。”“我像你的儿子一样,发现要找一条出路,就是要把自己和父母用手术刀分割开来。狠狠地把他们视作独立的别人,看清楚他们的优点缺点,把两代数十年的恩怨情仇稀释了,才能找回我自己,才能找回自己的真正情感世界。”

      “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做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风筝即使放手飞了,这本经还是常留母亲手中,还是会继续读下去,继续牵挂下去。”“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这本书不仅仅在自我成长方面给予我营养,更在亲子教育方面给与我更多的帮助。

最新学生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短短的假期不告而别,还没来得及回过神,我又来到了没有房产的北京。我喜欢假期倒不是因为我懒散,只是偏爱那多一点的自由。被束缚的人迟早是要造反的,还好给我放了假。我决定抛开那些毫无兴致可言的必读书目,好好的做一回自己的主人。早就知道龙应台的三本书,卖的好又感人至深,所以拿过来看看。在家里陪着父母,当然要入乡随俗看一些有关情感和治愈的小文字。

        这三本书真的就是一段段小文字,时而张牙舞爪时而温柔缱绻。没看过的人总会认为它是温情漫漫却缺乏深度的“下里巴人”,不,其实称之为“阳春白雪”也不为过。《孩子,你慢慢来》是以记录孩子(安安)成长的方式展开,看罢你会觉得做母亲是一件幸福的事,无上快乐,毕竟孩子可爱又纯真。但从作者展现的写作视野来讲,远不如另一本。《亲爱的安德烈》是通过书信的方式展开,有龙应台写的,也有安德烈和他弟弟(名字我忘了)的书信。

      很多人认为这三十多封书信,涉及“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可以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其实我认为,它是为我们传达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给我们一种更自由、快乐的选择。《目送》还没看,我决定放到合适的时机。

最新学生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没睡午觉,楼上叮叮当当的装修声、刺耳的电钻声让睡午觉这件事变得实在奢侈。窝在被窝里,抱着热水袋,时不时的刷刷微博、微信,就这样我用一下午的时间完成了这本书。本想就按平时那样把它直接添加到我读过的书单上就好,却突然来了兴致,想好好写一篇书评,趁着这敏敏还没有回来的完全属于我的寂静时光。       我觉得我即将要写的,极有可能称不上是书评,而是一堆与这本书有关的杂七杂八。怎么说呢,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都有很多零星的想法和感悟冒出来,萦绕在心中,有的关乎情感、有的关乎政治、有的关乎人生,许许多多,像揉碎的方便面,没有清晰的纹路,一截截的,有长有短,让人心里痒痒。如果说读一本书的意义在于读后的感悟和总结,那么我可能一无所获了,因为我长久以来为了压制自己哀伤而练就的那一身功力轻而易举地就让这些小小的感悟刚刚冒出来,就破灭,最多也只是萦绕一下,休想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扰我清梦。因为思考、感悟、归纳、了解,这种种行为都会让我过的太过清晰,都会让我想到过去,都会让我思念某些人。所以我让自己麻木。这不是简单的事,首先你要学会的就是,当有一点零星的想法和感悟冒出来的时候,你就打压它、藐视它、把它揉的更加碎、碎到永远无法连接起来、碎到风一吹、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样,你就清净了。         

      关于这本书中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涉及到的民主,我想我真的毫无发言权。虽然我知道某些不光彩的历史、虽然我知道有些国家的公民有的某些权利而我们没有,虽然我知道我们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度,虽然我知道一些事,可是我却只能谈寥寥数语,因为不了解便没有发言权。而且安德烈和龙先生那么守护的民主和自由在我这里其实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共鸣。民主,何时我对它产生过渴望呢?恐怕只有在了解某些历史事件的时候才有过吧,那也是因为自己的善心,因为自己害怕那种人类的黑暗面。我的这种没动力了解,也可能因为我在此时此刻的社会位置,还无法触碰其中的那些差异。生活在社会比较底层的人,我想即使拥有民主也无法影响什么吧。总之再总之,我说再多也是粗劣的效仿,我不喜欢谈论自己不了解的事。         

     那我了解什么呢?无非就是一些情情爱爱吧,当然不只是爱情,还有友情、亲情和思乡之情。此时此刻,电脑旁边的电炖盅里,正在咕咕嘟嘟的炖着海带排骨汤,我正在等待一个男人下班回家。嗯,这个场景是我喜欢的,可是这个喜欢的场景却被安置在一个我非常不喜欢的背景资料中。第一、我之所以可以悠闲的烹调和等待,是因为自己还没有有规律的工作。第二、我所在的这个屋子,不是属于我自己的房子、是一个与我几乎毫无关系的住所。第三、我所在的这个城市,除了那个我等的男人以外,没有第二个让我牵挂的人。 这个背景资料呈现出来后,眼前的这个场景是不是也没那么温馨,然而有些许萧瑟了呢? 我想我不必羡慕安德烈有一个克伦堡小镇,我也有我的那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小镇。可是我同时也是一个"new kid on the block",因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每一个阶段结束,我都面临着离开,每一个阶段开始,我都面临着适应。这种感觉真的让我厌恶至极。        

    “陌生人,很快可以变成朋友,问题是,朋友,更快地变成陌生人,因为你不断离开。” 这正是让我恐惧的一句话。虽然无比念旧的我,从不肯承认我忘记了那些曾经晨昏相处的朋友,但事实却是他们已经渐渐远得我看不见了,即使偶尔相聚,发现彼此“也已不是原来的少年”。我的心中,一直都有着那个不变的小镇。那个小镇在四季分明的北国,在人烟稀少却生活富足的草原上。是的,她在我心中一直都没变过。有我最爱的食物,奶茶、饽饽、羊肉、奶豆腐等等等等。有我最爱的人,妈妈、爸爸、姥姥、姥爷。有我最美好的记忆…… 这些天广州的寒冷常常让我感觉自己在暴风雪中艰难地行走,一如幼时妈妈用自行车送我上学时顶着风的那种艰难。好了,我害怕回忆。 这个小镇,在我的心中再美好不过了,真的。可是,这仅仅是在我的心中。我已经在放浪天涯的漂泊之路上了,而等着接纳我的那个小镇也已面目全非可是我希望自己能给我自己重新筑造一个这样的小镇,和我心爱的人一起。我不想再继续 相聚、 离开……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