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适用的播音主持练习稿件9篇 言传身教:男生完美主持诀窍

来源:个人简历站 2.1W

本文旨在为男生提供适用的播音主持练习稿件,帮助他们在主持节目、新闻播报等场合中更加自信和得体地表达自己。通过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化的语言,男生们可以在台上展现出魅力和影响力,让观众沉浸在他们的声音和形象中。无论是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主持人,这里都有适合的稿件和技巧供大家参考。

男生适用的播音主持练习稿件9篇 言传身教:男生完美主持诀窍

第1篇

人体百分之七十是水,通过皮肤、通过呼吸、通过排泄,18天全部流出了体外。唯独泪水除外。泪水是心液,心不动,泪水永远珍藏在心里。

珍藏在心里的泪水没有份量,而一旦流出眼眶,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重,只有自己清楚。一滴幸福的泪水承载着全部的喜悦和欢愉,一滴伤心的泪水足以淹没爱的堤坝。在深爱着自己的人面前,不必知道流出的眼泪有多重。唐婉的眼泪在陆游的心里有多重?一首《钗头凤》,便可衡量出这份凄婉永恒的爱情份量。心中的地位有多重,泪水就有多重。

是林黛玉一生的付出,是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悲吟,是楚霸王乌江别姬的创巨痛深,是王宝钗苦守寒窑十八年的喜悦……

爱有多深,心底的印迹或者伤痕就有多深,泪水所承载的爱也就有多深。一滴眼泪可以承载一生的爱,无论是幸福的泪水和伤心的泪水。如果非要给泪水加载一个量的话,那就要问问自己究竟释放了多少情的伤、多少爱的痛,又有多少爱的开心和感动。或许,一滴泪水承载的只是虚假的爱;或许,一滴泪水能够承载一生的爱;或许,因为不经意的瞬间就错过一生的爱,而再想起那些曾经,却欲哭无泪,悔恨终生。如果那滴泪水是真的为爱而流,那比金子还珍贵。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最爱,当失去或者得到的的时候,就会发现一滴泪落下的时间很快,快到连心痛都还没感觉到,泪水就落了下来。能给你一切的人不会轻易让你流泪,让你失去一切的才能让你顷刻决堤。

所有人都痛过,所有人都流过泪,所有的痛苦和委屈只有泪水知道。一滴眼泪可以结束你的爱,也可以挽救你的爱。喜悦的泪水代表你拥有,痛苦的泪水代表你失去。泪水是一种安慰,人最脆弱的的时候是失去爱,在脆弱面前,泪水是唯一的安慰。每一滴泪水的背后都演绎着一段酸楚的回忆,只有深刻记忆的痛苦,才会掉下一滴眼泪,在这个痛苦的根源里,又会是一段不同的感受。

有的时候,一幕另人激动的场景也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泣不成声,那是进入了别人的空间,读着别人的经历,感受与体会别人的故事而身陷其中,真不知道是自己太多情,太重情,还是太伤情。

幸福的泪水是温馨的、喜悦的泪水是激动的、委屈的泪水是忧伤的、伤痛的泪水是纠结的、后悔的泪水是凄凉的。幸福的泪水是不经意间流的,喜悦的泪水是痛痛快快流的,委屈的泪水是情不自禁流的,伤痛的泪水是酸酸涩涩流的,后悔的泪水是恨与自责中流的。幸福的泪水是花开的声音,喜悦的泪水是蜂鸣的畅悦,委屈的泪水是冰雕的霜花,伤痛的泪水是寒夜的秋雨,后悔的泪水是远耀的锈。无论有多幸福、多喜悦、多委屈、多伤痛、多后悔,最后的结局都会沉寂在漂浮的现实里。泪水,只是匆忙的过客。

生命总是在自己的啼哭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里抵达终点。心真情真,泪水也真。一颗感动的心,泪水滋润世间的真善美;一颗怜悯的心,泪水去祭奠痛苦和哀伤;一颗真诚的心,泪水去温暖苦痛的灵魂。人生总在泪水中前行,酸甜哭辣百味尝尽,或许,读懂了泪水,就读懂了人生。

男生适用的播音主持练习稿件9篇 言传身教:男生完美主持诀窍 第2张

第2篇

下课后,陈老师又想起了那事,人没有见面,话没有说上半句,只瞧了瞧照片就断然拒绝了,实在太骄矜了,太不慎重了,太不近人情了。

陈老师中等个子,圆脸,大嘴浓眉,粗碗宽肩,黝黑的皮肤,活脱脱一副举重运动员的身材。已近而立之年,还是单身只影,没有找着一个称心如意的伴侣,曾几次托人搭桥撮合,未能如愿。前些日子又经人说媒,将照片捎去,期盼换回一张俏丽俊秀的照片,熟知几天后完璧归赵,照片退了回来。过去他对这事的失利从不在意,这次不知怎的稍有空闲,不快的事总萦绕心头,扔不掉,摆不脱。

他从抽屉里取出被退回来的那张照片端详起来,似乎要从中找出些什么,他审视着照片,越看越生气,好端端的一个像照成三把斧头也砍不进去的凶样。他开始埋怨起摄影师来了。后悔不该轻率地将这张照片捎去。心里在想要是我是个女性,也不愿见到刀斧也砍不进去的男子汉,这时他对她宽宥了。

他把多年来保存下来的半身照片全摊在桌面上,一张张比较,欲选出一两张以备用,选来选去,全是一个模样——翘嘴鼓眼的,只有初中时的一张显得潇洒,可惜是少年时的肖像,排不上用场。最后他终于悟出一点门路——是自己不会做戏,对着镜头总免不了板起面孔。他想到一个补救办法,请人画像。自认为画像要比机械相机拍照的好,只要画师艺高,可以把人的心灵美显示在面部上。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他梳了头,刮了须,换了一套新买的西服,来到圩上,选择一家明码标价且画价较高的流动画摊,他依赖钱能识货的信条,决定请他画像了。

画师是个老头,在攀谈中知道他是一位退休工人。为发挥余热在此设摊画像。老头自诩,我画价虽比别人高,是为了不降低艺术价值,对一些贫困农民求画,一般不收那么多钱,有的一文不收。

画前画师约法三章,坐姿要端正,不得东张西望,角度要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挪动,心态要平静,形态要自然,二十分钟过去了,保持一动不动的坐姿,对于一个爱好体育运动的体育老师来说,是很难熬的,他坚持不住了,挪动了一下身子。

救命!救命!一阵急促的呼救声传到了陈老师的耳际,他顾不得画师的叮嘱,霍地离开画椅,箭一般地循声奔去,迅速穿过一条夹巷,赶到出事地点,见两个歹徒手执匕首扭打一姑娘,他愤怒地飞起一脚,接着又猛击一拳,两个歹徒趔趄地倒在地上,将抢劫到手的一大沓人民币撒在地上。

姑娘急急地拾回地上的钱,感激地凝视着这位仗义的青年。似乎面熟,但又想不起在哪见过。两名民警匆匆地走过来将歹徒带走了。

陈老师回到画摊,复坐在画椅上,画师伸出大拇指赞扬道:好样的。又继续画像。

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画摊旁,她等他画完像再想他表示谢意。边等边瞧边回忆,终于认出来了,是他!差点喊出了声。后悔当初不该……新的念头又涌上了脑际。

像画好后,陈老师一看满意极了,连声说:好!好!手艺真高。画师说:人好嘛,像自然会画好的。

姑娘在一旁搭讪,并伸出洁白细嫩的手:画得真好,比照片上的好看多了,刚才幸好您赶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谢谢您!我们交个朋友吧!

陈老师惊呆了,心跳得飞快,半晌不知所措,机械地但却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期期艾艾地说:好!好!交!交!交个朋友!

请您送这张画像给我做个纪念好吗?要是您还想留下这张画像,送回原来那张照片也行。姑娘说。

第3篇

少时读余光中的《乡愁》总感觉平淡,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意象,体味不到真正的诗情。外婆的死让我感触颇多,一段关于菜心粥的记忆诠释了什么是生命的乡愁。

那时我还不认识菜心这种蔬菜,第一次去连州外婆家在后山看到那几畦大叶黄花的植物时,外婆说,这就是菜心。我尽管记住了却并不在意,因为我晓得植物都是有名字的,就像自家菜园里的韭菜、番茄,以及西红柿、雪里蕻什么的,不同的称呼罢了。可外婆说,这不是一般的蔬菜,好多年前就出名呢,过去皇帝都吃过。

听着外婆的话,我就有些惊奇,于是就瞪圆了眼睛看。这唤作菜心的蔬菜确实与一般蔬菜不同,既像菜,又像花,叶色青翠、碧绿、新鲜,菜花金黄灿灿,如秋菊般养眼。这能吃吗?外婆说,能吃的,这山麓下的土地肥沃,温度和水分很是适宜菜心生长,从地里把菜心摘回去,无论怎么做,吃起来都感到细嫩、香甜、爽口,包你吃了还想吃。外婆这一说,我似乎还真的就闻到了菜心的香味。

我能感觉到,外婆对菜心很有感情。以后的日子,我经常看见外婆蹲在地里一边抚摸着菜心一边望着山下很远的地方,绵绵的视线里似有轻声的叹息。我纳闷,外婆莫不是有什么心事?

虽说菜心有好多种做法,可外婆做得最多的还是菜心粥。每天早晨,外婆似乎都在重复着一样的程序:先把大米洗干净,放入砂锅里,加入水。用大火煮,小火熬,约莫三十分钟,等白粥熬的粘稠后,把洗干净切碎了的菜心放入锅中,添加少许芝麻油,再中火炖上十分钟,灭火等凉。

外婆的动作很熟练,似是演练了千万次轮回,这让我怀疑外婆对菜心是不是还会其他的做法?不过,这菜心粥确实色香味诱人:白白的米粥稠而不黏,碧绿的菜心色泽不变,一勺入口,清香沁肺,的确是吃了还想吃。

不过,令我奇怪的是外婆每天早晨照例总是要盛一碗菜心粥放在灶间的饭台子上。是用的那种蓝边瓷碗盛的,凉着,一直凉到没了热气。起先,我还以为是留给什么人吃的,可我在的那些日子家里一直没人来,最后每次都是重新倒回锅里。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问外婆。外婆却不说,只是叹气,一边叹气一边又望着门外,似是真的在等什么人。

回到安徽我问母亲。母亲说,是想你舅舅。舅舅?我纳闷,在外婆家不曾见过舅舅啊?于是,母亲就和我说了舅舅的事。

连州外婆家所住的山村宁静而偏远。外公过世的早,外婆带着舅舅和母亲,靠着两亩薄地,以及屋后的一片菜园地,勤俭持家,过着清苦的日子。母亲告诉我,日子虽然清苦,但她和舅舅感到最欣慰的是,每天都能吃上一碗清香可口的菜心粥。舅舅长大后也是一把种菜的好手,屋后的一片菜园地硬是让他当持的青翠翠,绿油油,种出来的菜心在周围一带是大拇指一甩。苔茎圆长,粗细均匀,色泽一致,茎叶鲜绿,叶形完整,无凋谢、无黄叶、无病虫害,很受吃客们的青睐,镇上的大户人家和饭庄都愿意买。舅舅在菜心上市的时候几乎每天早晨都挑着新鲜的菜心去镇上卖,回到家外婆盛好的菜心粥正好温热上口。

然而好景不长,一九四九年的秋天,也就是舅舅十九岁那年,舅舅在去镇上卖菜的途中遭遇国民党的溃败,被抓去充了兵源。

真是晴天霹雳,外婆听到消息后顿时泪如泉涌,端着还没凉透的菜心粥凄惨地呼叫着舅舅的名字,受不了打击一下子病倒了。这些年守寡不嫁,辛辛苦苦,就是为了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可眼看着儿子翅膀就要硬起来,日子有了盼头,却不想祸从天降,连个招呼都没打人就不见了。外婆想去找,可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再说上哪儿去找呢,这阵儿外面一直在打仗,兵荒马乱的,丢人、死人的事屡见不鲜。于是外婆身体稍一好转,就托人四处打探消息,还时常牵着我母亲的手站在村子的路口,有时也去村外的河边,眼睁睁的盼着舅舅回来。

但期盼的心情一次次被冷却,焦虑的心绪慢慢变成久远的等待。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尽的思念就像小河里的水,经久不息。外婆长期伫立的身影就像后山上的望子石,模糊了棱角。渐渐的,相思成茧,满头斑白。

时光在菜心地春秋轮回中堆积,思念在菜心粥冷冷热热中凝结,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日子在变,生活也在变,唯有不变的是外婆日夜守在村口,守着始终不渝的祈盼与等待。

大概是一九八五年的秋天,外婆忽然接到一封来自中国台湾的信件,拆开一看,竟是舅舅写来的。从来信的日期看,信在路途走了好些个时日。

舅舅还活着,外婆惊喜万分。舅舅在信上说,那年秋后他便随去了中国台湾,由于音讯阻隔,这几十年他不晓得家里情况怎么样了?在中国台湾,他生活还好,在服役了几年便退伍做了一家洗澡堂的门房。这些年他虽人在中国台湾,心却始终在大陆,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外婆,思念故乡,思念外婆做的那碗菜心粥。

外婆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她望着遥遥天宇,凄凄地说,儿啊,娘也想你,快回来吧,娘给你做最好吃的菜心粥……

然而,尽管舅舅来信了,但要回来却不是很容易的事,那时中国台湾当局还不允许老兵回大陆探亲。就是写信也是要通过第三地辗转迂回,还要隐蔽,不能涉及敏感话题。舅舅在信中说,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回到大陆,回到外婆的身边,再吃上一碗外婆亲手做的菜心粥。

相思成疾。一九八七年的春上,外婆突发癌症住进了医院,卧床不起。我以为,这是外婆长时间期盼的心绪凝结所致。这时,外婆想见舅舅的心情更加迫切,嘴里总是喃喃地说,自己是不是等不到舅舅归来的那一天?

这年的秋上,中国台湾当局终于开禁,允许老兵分批回大陆探亲,但控制很紧。舅舅通过关系,算是第一批获准成行。由于没有三通,需要绕道,回归的旅程也要许多的时日。我不晓得归心似箭的舅舅悬在路上的是怎样一种心情?

然而,外婆病情突然恶化,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外婆是清醒的,坚持要回老屋,说要回家最后为舅舅做一碗菜心粥。那个阴雨凄凄的傍晚,她望着东南的方向,望着盛好的菜心粥,带着终身的遗憾,死不瞑目。

寒山肃穆,秋雨湿襟。跪在外婆的坟前,已白发早生的舅舅手捧着那碗早已凉透的菜心粥,悲惨的泣不成声。他依旧乡音浓浓地喊道,娘,儿子回来了。您等得了一生,怎的就等不得一时,儿子还没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第4篇

一九xx年的时候,那里还是一片荒山秃岭。贫瘠而干燥的红壤土上,稀稀疏疏地长着一些不死不活的丝茅草、野蔷薇,还有一些十年八载也不见长高的小松树。每逢落雨,裸露的红壤土便随着雨水的冲涮流入山下,将满沟满溪的水染得血红血红。

就在这年秋天,我的表妹、在市里某单位当一把手的秦江,数次领着一位高级农艺师去到那片荒山秃岭考察,尔后又同班子成员反复研究,决定以机关干部集资的方式,在那里创办一个脐橙场。她说,办这个脐橙场,主要有三个考虑:一是锻炼一支能吃苦、有责任心的干伍;二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机关干部职工的福利;三是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做一点实事。

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听秦江的丈夫说,自从办了那个脐橙场之后,秦江的双休日,不是邀请那位高级农艺师去脐橙场指导剪枝、抹梢、施肥、打药、保果,就是带领机关干部在脐橙场里劳动。即便是从外地出差回来,她也常常是先去脐橙场,然后再回家。那山岭上开垦出来的像梯田一般层层叠叠的栽种脐橙的条带,那幢坐落在山坳里的砖混结构的两层小楼房,那排整齐的猪圈和沼汽池,那眼澄碧清澈的水井,那口绿水盈盈的鱼塘,那如蛛网般遍布山坡山坳的浇水管道,那在山顶和山腰上如深潭一般盛满清水的四个储水池,那沿着逶迤的山脊修筑的简易公路……都是秦江和她的同事们,用辛劳和汗水创造出来的杰作。

十多年的时光,弹指之间过去了。当年的荒山秃岭,如今变成了翡翠山、花果山。秦江和她的同事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那数十万公斤优质赣南脐橙,还有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三个年轻的县处级领导干部,也在创办果园的艰苦锻炼中脱颖而出。

有道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正当橙园进入盛产期的时候,秦江调去了市里的另外一个单位工作。那个橙园,也承包给了当地的一位农民经营。

秦江虽然离开了原先的单位,但她的心,她的爱恋,她的情感,却始终难以离开那个为之倾注了太多的心血、流下了太多的汗水、也在她的身上留下了多处伤痛的橙园。那些生机勃勃的脐橙树,就如她养育过的一群孩子,一直让她牵肠挂肚,魂牵梦绕。为此,每隔几个月,她总得抽空去橙园转一转。记得有年初夏的周末,我和她的丈夫陪她在橙园里转悠时,发现那对农民夫妇对果树疏于管理,秦江居然对着他们大发脾气:这些果树是有生命的。要是在你们手上搞死了它们,到了阴间它们都会找你们算账的!

因为表妹秦江,因为我对她办的这个脐橙场给予了真心实意的支持,所以,我也对这个脐橙场有了感情。一年之中,总有两三次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橙园的四时景色,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图,深深地嵌印在我的脑海里。

记得是清明时节的一天上午,下着蒙蒙细雨。我打着雨伞,踩着泥泞,踽踽独行于绵延起伏的山岗上。此时,满山满坳的脐橙树已是繁花满枝了。伫立高处,近眺远望,满眼都是白皑皑的,宛如刚刚下了一场薄薄的春雪。走到树边,俯身细看,那待放的花苞,那绽开的花朵,那树下的落英,洁白如玉,芳香四溢。深深地吸几口馥郁的脐橙花香,仿佛觉得五脏六腑都变得香幽幽的了。小巧玲珑的七姐妹鸟,在橙林里清清脆脆地鸣叫着。灰褐色的斑鸠,不时从身边蓬的一声飞起,惊落一片晶莹的雨珠。一伙燕子,并排立在横空而过的电线上,呢呢喃喃,唱着我听不懂的春歌。

到了初夏,满山遍野的橙树,挂满了累累的绿色小果。此时的橙园已是绿色的世界了——绿色的橙树、绿色的松树、绿色的荷树、绿色的香樟、绿色的篁竹、绿色的麻竹、绿色的箭竹、绿色的芳草、绿色的马甲子……仿佛整个山野,都被浓浓的绿色浸染过一般。蓝幽幽的天空下,轻柔柔的清风里,五彩缤纷的小蝴蝶,宛如一群快乐的小精灵,扑扇着翅膀,在橙园里轻轻盈盈地飞来飞去。一种不知名的鸟儿,躲在枝繁叶茂的橙树间,一声接一声地叫着,听那叫声,好像在说:绿了绿了!绿了绿了!

这时徜徉于万绿丛中的橙园里,好多熟悉的山花和野果,悄然出现在我的眼前。那山坡的荫湿处紧贴地面开着紫色五瓣花儿的,是地茄子。待到深秋时节,熟了的地茄子是紫黑紫黑的,如东北黄豆那般大,那甜甜的果浆在带给你山野美味的同时,也会把你的嘴唇和牙齿染成紫黑紫黑的。好多脐橙树下,匍訇着蛇莓和酢浆草。蛇莓的茎和叶子颇像草莓,红艳艳的果实却有微毒,是不能吃的;而那些开着淡紫色小花的酢浆草,掐几根放在嘴里嚼一嚼,却是淡淡的酸味里夹带着悠悠的清香。沟坎边的几蓬野草莓已经熟透了,望着它那琥珀色的丰腴果肉,让人禁不住要伸手摘来吃个够。山脊上,一团团、一簇簇烂漫开放的白色酒糟花,飘散着馥郁的甜酒娘味儿,让人闻着都心醉。

当然,最让我心醉的季节,应是脐橙飘香的初冬了。那时,淡淡的晨雾刚刚散去,野地里铺着一层薄薄的寒霜。暖融融的太阳,照在起起伏伏的山岗上,照在青青翠翠的篁竹上,照在清清粼粼的山塘水面上。满山遍野熟了的脐橙,宛如无数黄澄澄、金灿灿的小灯笼,挤挤挨挨地垂挂于橙树的繁枝翠叶间,在冬阳下闪耀着迷人的金光,仿佛让人觉得走进了传说中的满是金子的太阳山。

此时,兴奋难捺的我,常常带着傻瓜相机,呼吸着充满橙香味儿的清新空气,爬山坡,下山坳,从这山,到那山,乐悠悠地行走在如梯田般层层叠叠的橙园条带间,看着,拍着,仿佛觉得每一树熟了的脐橙都是一幅画,每一树熟了的脐橙都是一首诗......

前些日子,承包那个橙园的农民朋友,忽然告诉我一个消息:县里早些年占用大片良田、挖掉大片山岭搞的那个工业园,现在还要扩大规模,要把橙园前、后、左、右的大片山岭和田垅,统统都征过去,少说也有20xx亩。这就是说,过不了多久,那个橙园,那片山岭,那些种植水稻的田垅,都要永远消逝了。代之而起的,将是林立的厂房,高高的烟囱,当然还有悄悄排放的废气和污水……

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秦江的时候,她只是苦笑了一下,什么也没说。其实,秦江能说什么呢?即便她说了,又有什么用呢?

近读周仕凭的《硬发展 没道理 》一文,其中有段精彩的文字,倒是说出了我想说的心里话;生态环境属于公共资源,维护公民的环境权益不受伤害和生态环境不受污染是政府的责任。无数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追求政绩不能以牺牲群众的生命健康为代价。如果经济增长的背后是环境的破坏与群众的痛苦,这样的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这样的官员无疑也是自摘squo;乌纱squo;。

让我由衷高兴的是,最近发出了再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了的号令,提出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唯愿号令,能够化作浩荡春风,吹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第5篇

斑驳的老屋里闪动着奶奶忙碌的身影,昏暗的厨房内飘出了收获季节的糍粑香。你是否听到:小弄中爷爷匆匆的脚步?田野上打谷机传来的收获歌谣?然而,这一切在都市化的进程中,已经封存在记忆深处。如今,我将要走进一个古老的小镇,那一扇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重新打开了。

进入眼帘的逢源双桥是一座古香古色的石平梁廊桥。细看,平中略带微拱,有木拱廊桥三节苗的影子,奇也!此桥乃一廊双桥,连理并行,左右逢源,构思之巧,绝也!

踩上被岁月磨得油光发亮的青石板街,小镇千年的旋律悄然从脚趾间悠悠流出。一排排白墙青瓦的老屋,飘荡着三白陈酿的醇香,如岁月中的苍松,诉说着小镇曾经的记忆。老屋的门前是人流涌动的青石板街,窗后是小桥流水的碧绿东溪,溪水静静流淌,好一处倚水而居,卧水而栖,临水而坐,洗衣浣纱的枕水人家!唐人千年的吟唱在脑后回荡:君不见姑苏见,家家都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小小的乌篷船悠闲地划行,偶尔有江南阿妹的小调,撩起河水的荡漾微波。人流中的张张面孔与流水一样不断更新,无不都转瞬即逝,如飘过小镇上空的朵朵斑斓云彩,让您看到岁月流逝的无情与老屋守护的有义。这闹与静、去与守的时空对话竟然如此安然和谐,演奏出了一曲古朴悠扬而又清新隽永的《欸乃》。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高挂头顶。大染坊内高架杆上晾晒着的蓝印花布,在阳光下如仙女群舞,飘溢出阵阵靛料的清香。清香中夹杂着稻香、荷香,也夹杂着老屋墙弄的味道。在这熟悉的味道中,我仿佛听到当年缠着小脚,梳着发髻,穿着蓝印花布袄,来回穿梭于老屋墙弄间串门的三姑六婶悠远的家常话了。为迎合现代审美需求,有人开发了许许多多新的蓝印花布纹 样,却都以失败告终。人们青睐的依然是吉祥如意的老式图案,素雅沉静的传统格调。在审美观日新月异的时代,这种古老的美,让人想起江南女子特有的娴静与温婉,在五花八门的现代美中鹤立鸡群,从而稳稳当当地占据经济市场的一席之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在青石板街的深处,我的耳边传来了茅盾先生的嘱咐,茅盾故居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犹如一泓禅意空蒙的净水,注入我的心田。眼前这幢土木结构的老屋与故乡的老屋无异,与乌镇其他的老屋相比也无特别之处。但是,这座老屋是孕育出一代文学巨匠茅盾的故居!

走进茅盾故居,我仿佛走进了已走向没落家境的沈家少爷——沈雁冰矛盾的内心世界。他的外表像窗后平静的东溪水一样柔弱,内心却像门前的青石板一样刚强。他从小勤奋好学,胸怀大志,却因抨击不得众望的学监,而被学校除名。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

毕业后,由于家庭困难不得不提前工作谋生。他是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之一,担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出任过《民国日报》主编。宁汉合流后,他被蒋介石政府通缉,四处藏身,生活陷入困境。此时,他身上的矛盾进一步凸显,于是矛盾这一笔名便随《蚀》三部曲破空而出。当时《小说月报》的代理主编叶圣陶认为矛盾是哲学名词,不像笔名,更像假名,会招来麻烦,便在矛字上加了草字头,这位文学骄子茅盾的笔名就这样诞生了。此后,他身上的矛盾,仍然像这个笔名一样在延续:他曾是一位高产作家,却在之后的忙碌中无暇创作;他为革命事业呕心沥血,却在中受尽迫害……

矛盾乌镇,乌镇茅盾。在矛盾中体现和谐美,在和谐中体现矛盾美。这种对立统一的美,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走在乌镇,用眼睛已经满足不了心灵深处的审美需求。只有用心去聆听,才能听到茅盾先生的声音,听到乌镇的声音,领略矛盾乌镇之大美。

第6篇

对于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来说,大多都是感情丰富,看问题比较深刻。但男作家和女作家的感觉有时却不尽相同,比如心境和气质。男作家可以放荡不羁,可以拖沓,但女作家往往给人的感觉都是一泓幽青的水,婉约中带着深沉。这其实都源于女作家的独特气质。

张爱玲是最有特别气质的一位女作家。张爱玲曾在《天才梦》里写道: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位名动上海滩、不染红尘的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其人生是由她的性格决定的。她在动荡中成长,就像一朵娇艳的花,在一个不堪的土壤里错开,她沉醉过,也叹息过,最后零落成泥碾成尘,只有香如故。每次读她的作品,都能感受到不一样的领悟。她留给世人解读的太多,她本身就像一本阅读不尽的书,带着独特气质的书,让人慢慢品味。

程乃珊是一位有着上海气质的女作家。她不同于张爱玲的独特性格,她一直乐观执着,有着优雅的气质,就像她的作品一样充满着热情。程乃珊生于上海、长于香港,对两座城市都很熟悉,也很有感情。尤其是她对老上海的记忆和写作,是从血液里流淌出来的。程乃珊的写作在海外华人中也颇有影响,许多人通过她的文字来感触上海。名门望族、绅士淑女……程乃珊笔下那个精致优雅、生活考究的老上海令人神往。所以她的气质代表了上海的气质,很多人通过她的笔而了解上海。她笔下有一阶层的上海人生活方式是读者喜欢的原因之一,她笔下的人物积极向上更是读者热爱读到的。大家称她为上海的女儿不无道理。

想起三毛,就会想起《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不是那种漂亮女人,但她智慧、善良、浪漫。她活得潇洒,飘逸。喜欢她那种洒脱的气质。她犹如一股清泉,她的美,从骨子里漫延开来。三毛的一生是流浪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她不间断的漂泊虽然给她的面容增添了沧桑,却没有影响到她的优雅。当她踏遍万水千山时,她用文字记录了下来,让我们感受到她旅程的唯美浪漫。三毛虽然很苦,悲哀像悠长的历史一样追随她,但她用自身的修养和气质化解一切。她像个行吟诗人,一路歌,一路哭,最后为爱而去,却让人崇敬。因为她的心灵是那样的坦白、真挚,自然她留下的文字朴素如水,是所有女人值得拥有的珍宝。

这些女作家的气质都很独特。这种独特不是娇艳,不是俗媚,而是落落大方中从内到外散发出一种光泽,弥漫出一种风情,让人不由自主地欣赏她们,且发自内心地折服于她们的美。这样的美很持久,很坚韧,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显得浅薄,而只会由于生命的沉淀而愈来愈吸引人去探索她的渊源。女作家的气质是作家群里别有风情的一族,或孤傲,或优雅,或洒脱。她们将自己独特的气质融入到文字中,将心底波澜化作笔底波澜,为美化人间而燃烧自己,并以此为自豪。

无论张爱玲、程乃珊,还是三毛,都是我最崇拜的女作家。我从这些女作家留下的文字里,去思索人生,领悟人生,并让这些独特的气质滋养着我的容颜,让我多几分理性,少几分浮躁,让生活踏实而完美一些,从而在文学道路上走得更远。

第7篇

年幼的我,喜爱画画。当七彩的画笔遇见心中的童真创想时,常能描绘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画面。小朱,你的梦想是什么呢?在一节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创作课里,老师的提问点燃了小伙伴对未来的想象与憧憬:发明家、警察、医生……当老师的目光迎向我时,我笑了。

当一名美术老师!老师饶有兴趣,想知道原因。因为美术老师上班轻松,一周才上一节课,还能臭美地打扮自己。众人哄然大笑。这是一个8岁孩子的梦想诠释。它泛起活力的橙色光芒,天真美好。

少年的我,坚持学画。在这期间,我开始关注身边如雨后春笋般萌芽的美术培训班。看着培训班宣传单上的学费价格,我的心突然明媚起来:学好画画,当美术老师,能争气地养活家人与自己。当梦想为生活领航,它透出炽热的火红光辉,跃跃跳动。

青年的我,坚定学画。中学里高强度的学习生活反而更燃起了我对美术的眷恋。尽管作画使人放松而享受,但个别老师的教学言行却给这美妙时光划上不和谐的音符:

当有调皮同学交谈分神时,总听到老师忿忿怒吼的一声:吵什么吵,都给我闭嘴,烦死了!

当有同学因不理解老师所讲内容而向其投去疑惑目光时,曾心酸听到:学美术的人,文化就是弱!

当画作点评时,眼前曾浮现戏谑一笑:这幅画别拿出来看了,画得这么丑,吓死人可不好。

坦白而言,那一刻,我心冰寒,有一种被利器挫伤的痛。教师出言不逊的背后,不但折射其对美术生的轻蔑与漠视,更是深刻地映射出当下美术教育的浮躁风气与忧心质量。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无力改变现状,但儿时的梦想却告诉我:肩负使命!以己之力扭转现时美术教学的不良面貌与质量!冷静思索后,我在高考志愿里,毅然选择了美术教育专业。此时,梦想点拨着人生前进的方向,雾中见明。它浮现幽幽的花青色,冷静深邃。那一年,我刚度过自己19岁的生日。

大一的我,重回少年宫,但角色已经由学生悄然转变成老师。初为助教,我有幸与少年宫资深教学顾问合作教初一。几堂课下来,情况却使我无措与心凉——四小时的课程,主教只象征性地出现二十分钟,期间全由本人挑起教学大旗。初出茅庐的我,窘态百出:因未谙深入简出地传授专业知识而使学生百般不解;因气质怯弱、缺乏威严而导致喊破嗓子无人安静等等。原来,当一名美术老师远没有我想象般的轻松简单!梦想实现的彼岸离我仍有千山万水之遥。幽暗的蓝紫色梦光诉说着种种艰难与不易。它很微弱,但绝不熄灭。

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大二下学期开始,我在所住小区里招生做家教。专业上的良好水平,少年宫的教学经验,加之性格的平易亲和,我很快在所在小区的校外美术教育圈初露头角,不时有新生加入受教队伍。但学生小林的到来着实令我心生疲惫。她言辞犀利,常使气氛良好的课堂讨论变成了恶语伤人的谩骂。我郁闷憋气,曾有过放弃的念头。后来在家访中,我了解到孩子的家人忙于工作,甚少欣赏其画作。缺乏关注的她在课堂上常以异常举动引起他人注意,但换来的却是责备。在课下我与她长谈颇久,末了我走向前拥抱了她一下。她有点害羞,但回抱了我。那一刻,我知道爱的正能量得以传递,也领悟到美术教育的本真目的——通过教育促进孩子的身心成长。梦想有了情感承托起来的厚度,它泛起和煦的金黄色,包容舒心。

峰高无坦途。成为一名优秀美术老师的梦想之路依然颠簸,需要人披荆斩棘。在我最近的家教个案中,六年级的小薛学习成绩中上,从小喜欢美术,也希望通过美术特长考试进入省内一所名校。她假期里的学习日程辛苦而充实,高强度的课程使得孩子身心劳累,而一日里较为轻松的美术课则带给她愉快的下午时光。伴着家教时日渐长、一对一教学、学生家境优越、性格淘气等多种因素的发酵,她对我的态度有了转变:逞性妄为,毫无礼貌地对着老师吐口水;盲目自大,对我的引导充耳不闻;轻慢待人,甚至在我教学时豪语放言:别再吵啦,信不信我明天就撤掉你!尽管她说话时挤出鬼脸,搞怪坏笑,但这句触碰自尊的话,让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每天三小时的高强度训练都换不来她造型能力的进步,这是我从教几年来未曾遇过的棘手情况。看着日渐紧迫的考试日期,家长急,我急,但孩子却丝毫不急,教学努力事倍功半。

我与家长促膝长谈,了解到高强度的学习,在孩子长期的身体不适时也得不到停歇。而前些天孩子牙齿不适就医,晚上家人还执意上课,学生在电话一端明显流露出抵触情绪。可上课时,学生状态却出奇地投入。课下她妈妈道出秘密:上课前她告诉孩子,能带病坚持上课着实不易,妈妈很感动,并给了她一个温暖的拥抱。那一刻,我看到了换位思考带来的情感力量。往后的日子里,我常以饱满的热情上课,抓住点滴进步肯定她的成长,在她气馁时默默地举起大拇指。那一刻,我迫切地感受到美术老师需要有每天心中开出一朵花的满满正能量。梦,放射出梵高笔下那向日葵般热烈的洋溢着生命力的黄光!

杏坛筑梦,梦映射着不同的色彩与光芒。它折射出我曾经的迷茫与无助,也透射出我现时的坚定与成长!奋起,追梦……

第8篇

家乡古巷已近秋,然而我却离它越来越远。在秋风的指引下,我在时隔30年后重新走进幽幽的小巷。

小巷是我儿时的摇篮,就像一条条发达的根系,深深地扎向庭院的最深处,就像巷子中段的水井那样,多少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留守,为小巷的每一寸空间、每一段时间默默地输送着文明的养分。

小巷虽是乡村里毫不起眼的一条生命线,却显得恬淡雅致,几十年如一日。步入深深巷陌,孩童大脑的声音此起彼伏,然而我感受到的却是安宁静谧。

沙墙的脱落,深浅不一的苔痕,古老的水沟串起乡亲们的岁月轨迹。茂密的金凤树下,斑驳的树影中,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的石鼓,隐含着过往悠然自足的光阴。

爷爷的老屋就落在这条巷子的一隅.在古巷镇枫洋村,名为土库巷。童年的我就在这儿烙下了稚嫩的脚印。

曾记得,那间仅有9平方米的小屋,竟伴随爷爷走过大半辈子,感情如何不深!就在这间小屋里,煤油灯下,爷爷教我学习文字的动人情景。爷爷是一名老党员,去过海陆丰参加种植交流活动,还曾去过汕头的牛田洋参与农业建设,在村里也是当时堂堂的生产队长,然而他却只是居住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那时我还小,对一些事情似懂非懂,就问爷爷这个问题。爷爷长吁一口气说,祖上都是贫农,过惯了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现在稍微有点改善,岂能忘本!

我于是记住了人不能忘记生他养他的故土,那是不忠,对父辈打下的天地不珍惜,更是不孝,千万不可为。当然,我也学会了低调处事,宛如那小巷一样轻易不肯抛头露面,平易而朴实。

其实,像爷爷一样的人多着呢,只是平时没去注意而已。就像他,乡亲们农活干完了,就到公井边用木制的水桶打上几桶冰凉的井水,一天的烦躁和疲惫顿时一扫而空;稍有文化的老人,则在小巷的一个门楼前围坐一圈,念起了手抄的潮州歌谣,姑娘们也在一旁伴着音乐绣起了花,我们这些小孩子当然是看热闹了。最有趣的是碰见有哪户人家娶亲,那位口齿伶俐的青娘母就会半唱半念着,内容虽是不懂,曲调和乡村韵味却是引人入胜。就连趴在门口的狗儿都十分宁静,仿佛在回味着小巷的历史印记。

我的思维缓缓行走在记忆的巷道上时,总有一些温暖的感觉,如同春天里那一池荡漾的春水,轻轻涤去我心灵上的点点尘埃。怀旧如我,总是试图伸手去打捞一些陈旧的光阴,织成一串串古朴而美丽的言语,且行且吟念。

小巷,似乎是一种记忆的象征。小巷子并不太弯曲,却足有五十米那么长,因此居住着各式人家,有承包鱼塘的,有拉板车赚取糊口饭钱的,有做木工或篾工的,有边种田边到学校教书的,当然必不可少的是开小店的。小时候,全村也仅有两三家杂货店,面积不大,数量也有限,种类却繁多,对于我们这些穷孩子而言。然而,相比今天来说那是相差甚远,因为计划经济下的市场物质是缺乏的,温饱问题能解决就是难得的了,享受是谈不上的。

由于小店里的东西,实在是可望不可及,我们只能远望着流着口水,再暗暗咽下,就当是吃饱。最受我们小孩子欢迎的,是那贩卖糕粿的流动小贩,每天日近中午,小巷便热闹起来,那小贩也许是天生的男高音,人还未踏进小巷,那破铜锣般的声音就飘进来了:卖糕粿呦,卖糕粿哟……悠长的吆喝声,打破了小巷的沉静,大人携小孩端着青花瓷碗,拿着家产的番薯,前来换糕粿。不知是物质紧缺的问题,还是我对糕粿的酷爱之情,每当此时我必定会跑回家曲偷偷拿着两个番薯,换完后就暗自躲在角落里津津有味地品尝这人间美味。糕粿是用井水蒸米浆做成的粿条做的,切成菱形,上面洒满了萝卜干粒,一口咬下去,那是一个劲的香哦,即使回家被母亲打也心甘情愿,谁叫当时的生活窘迫呢。而平时无事可做的时候几个小伙伴就坐在小巷的铺有水泥的那一小角打牌、下棋、击打榄仁定输赢、捉迷藏的都有,那就是童年的最大乐趣。

有时,也会饶有兴趣地观看着几位白发老者正倚在门楣纳凉下象棋,或是年仅花甲的老篾匠弓着背,织着罗筐。傍晚时候还可看到大婶从深山里挑回一担担黄里透青的松针(俗称秋米,是从十里以外的地方,趁着天没亮时就用竹耙耙来的)。落日的余晖洒在瓦房上,拉车的老爷爷,耕田的赶牛人,刚放学的孩子,纷纷入归巢之鸟,其乐融融。尤其是载歌载舞的小女孩唱的天上一颗星,地下开书斋……稚气的歌声夹杂着笑声,大人唤小孩回家吃饭的声音,以及小巷家家的淘米声和炒菜声,汇成了一首和谐的交响乐。

难忘的还有小巷里的雨天。坐在门口写着作业,脚下放着捉来的蚱蜢,用绳索困住闹着玩,写累了,还煞有其事地看着穿梭于雨中的行人,看着雨点沙沙地落在对面屋檐的瓦上,就好似在观赏一幅动静结合的古画。如有伙伴来邀,则不顾雨之大,犹如泥鳅一样在雨中寻小巷水沟(与池塘相通)里被大雨冲来的小鲫鱼或者海沙虻,捉起来,放下去,有捉起来,又放下去,就是一个个难忘的故事。雨后再漫步于幽深的小巷中,就会显得空气清新湿润,还有淡淡的花香袭来,让人心情分外愉悦,沉浸其中。

古巷深深,就像一位沧桑的老人,留下了太多的人生反思。不知不觉中,小巷穿越了三十年,鸡犬之声不再,悦耳的丝竹声不再,而墙里墙外,便俨然成了两个世界——留守的老人和外来的打工者,年轻人都搬出去自立谋生了。小巷还在,只是容颜已改。

蓦然回首,小巷里上演着多少有趣的故事,蕴含着童年的欢乐,总是显得温暖而明媚。儿时的玩伴,辛劳了一辈子的前辈们,如今又是去了哪里呢?也许从此不会有相遇的机会了,可我却也不会觉得遗憾,也许这正是历史变迁、时代交替的见证者呢。尽管小巷在岁月的冲刷下渐渐褪色.但我会把这里的故事珍藏在我内心深处。

小巷没有江南青石小巷的婉约典丽,没有文人墨客们的吟咏歌唱,但就是这些不知名的小巷,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其实,小巷就住在心底,如你血液静静流淌着。无论处于何时何地,能保留宁静淡泊的操守,古朴雅致的保持,就是小巷灵魂的写照了。

第9篇

村校现在不办了,只有校舍还静静地凋零在浓浓的树荫下。

我回乡下,夕阳西下的时候,五叔一人坐在门前的银杏树下,盯着不远处的村校在发愣,在出神。我喊他,他抬头看看,并不理我,继续盯着远处。

五叔的家挨着村校并不远,原来就隔着几十米远的操场,后来村校不办了,留下了空荡荡的房子,操场很快就被改作农田种庄稼了。五叔的儿子种了几年的操场,后来又撂给了别人种。五叔一辈子是泥瓦匠。五叔从不下地种粮植棉做农活,有时忙得五婶在地里远远的喊:你哪里就不能下田来帮帮忙呀!五叔照例不理不睬。五叔的职业就是建房,许多人说他比专家还专家,小村庄上没有哪一户的房子是没有五叔参与建的。

回想起来,我在村校念一二年级的时候,恐怕都是玩的。每个学期上不了多长时间的课,我的语文和算术两本书就弄坏了,就弄丢了,到学期结束时我是没有书的。那个叫夏启旺的老师虽然很严厉,但许多学生并不怕他。我们要么推铁环,推到操场外的大路上老远处,要么打陀螺,上课哨子吹了几遍,还有学生不回课堂,有一次夏老师走到我的背后大喝一声:把光棍(陀螺)给我没收了!1961年元旦那一天,天气特别冷,我加入少先队,只记得为了赶往操场去排队,我跌破了鼻子鲜血直流。后来夏老师还表扬过我,说我虽然玩得把书弄没了,但红领巾是一直坚持戴的。直到上三年级,新调来了王骏老师,他叫我用报纸把语文书和算术书包起来,要我爱护课本,他总誓励我大声朗读课文,终于在三年级的什么时候我好象才开了窍。

1973年的春节一过,主要是耐不住农活的劳累和艰苦,我逃离了生产队,来到村校当上了民办教师。那时在我的心中,村校才是我放飞梦想的地方,那块黑板才是我展示个性与才华的舞台。当我到学校上班的时候,生产队已经派人把几节插秧抽水用的槽桶抬到了学校当课桌,50多个学生自带小板凳来上课,济济一堂,一二三年级大复式,语文算术音体美,我一个人包教一个班。五叔把他的两个儿子也送到我班上来,还对我说:你教得好还能转正呢。这让我好生感动。老校长李云躲在教室门外听我的课,每周评课时给了很大的鼓励。公社文委李元祥亲自来看我上课,还安排我暑期到县教师进修学校研修培训。寒来暑往,四载春秋,学生们的笑声和家长的赞誉是我最大的快乐。

村校,对上个世纪70年代的小村庄来说,一直是走在时代前沿的地方,可以说村校就是小村庄的文化中心,教师就是小村庄的文化精英。现在,村校也许已经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村校的房子还在,路也依旧,树仍在长。当年的文化精英们都离开了那里,我的学生们,包括五叔的两个儿子,大多也都离开了小村庄,就连五叔的孙子也进城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变化的理由。过度怀旧,只能让我们无端的平添伤感。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