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学期教养笔记9篇 下学期教养笔记:教室里的文化智慧

来源:个人简历站 1.82W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班下学期的教养笔记,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适应和引导儿童的成长。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良好习惯到关注个性发展,我们将分享实用的教养技巧和经验。期待为您提供有益的教养参考,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

大班下学期教养笔记9篇 下学期教养笔记:教室里的文化智慧

第1篇

俗语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一天应对的是几十张不一样面孔的幼儿,同时也是穿梭在几十种不一样的性格中。

柴一圣小朋友是班内一个比较腼腆内向的孩子,一看这个孩子,你会认为他是个安静乖巧的孩子,但接触长了会发现,其实不然,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孤僻,所以总会出现过激行为。孩子集中如厕时,他会趁人不注意,打一下小朋友的头或拍一下小朋友的背,这时就会有小朋友告他的状:“教师,柴一圣打我。”追究原因,一圣会很无辜地说:“教师,我没有打人。”其实,教师明白,这也许是一圣对小朋友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只是有些粗鲁罢了,但这样的行为毕竟是不对的,教师务必对其进行教育引导。让他学会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体验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欢乐。

说到游戏,又出现了一圣的有一大危险之处,当一起玩玩具时,他会因为争抢某一玩具而张口咬人,作为教师,务必保证孩子的在园安全,当发现孩子的这一行为,我们务必及时教育。而应对教师的质问,一圣没有感到害怕,他会和教师表白,慢悠悠的`对教师说:“教师,他抢我的玩具了。”

其实,教师明白,在一圣的心里,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对,他喜欢这个小朋友所以他会拍他一下,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他抢我的玩具,所以我咬他一下来维护我的利益。

在孩子与孩子的交集里,其实并不存在明明白白的是与非,应对各种性格的幼儿,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保证每名幼儿的心都不受到伤害,妥善解决孩子存在的偏激行为,保护他那幼小的心灵。

大班下学期教养笔记9篇 下学期教养笔记:教室里的文化智慧 第2张

第2篇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并且积极参与,如果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资料,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在组织活动时,我认为仅有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实现“每个儿童都能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

经验证明:一堂生动活泼、形象趣味的'课,必然能调动幼儿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我极力追求言语、动作、表情在教学方法上的适度运用,寓乐于学,寓学于乐。我从一下两点教授幼儿简便容易的学习儿歌:

1、追求声情并茂,强化文学作品中的语气语调如果将文学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现于幼儿面前,是不会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了让幼儿很快地溶入文学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我会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在朗诵过程中时快时慢,抑扬顿挫,让幼儿处身于一种亲切、完美的语感环境中,同时,再配上优美、动听、富有想象的音乐,以及形象生动的教具运用,使幼儿在融融的气氛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2、根据语言加动作表演,带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教授诗歌“春天的秘密”时,发现这首诗歌重复较多,并且很长,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首诗歌有点难,首先分段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表演,我对幼儿的动作加以纠正,让每段都有标准的动作,我把自己创编的进行示范表演,幼儿根据诗歌和教师的动作进行朗诵,引导幼儿能够做和教师不一样的动作,这样来表现出自己的风格,有的幼儿动作形象,有的动作滑稽逗人,这首诗歌用了十几分钟,幼儿就能表演和朗诵了。

第3篇

平时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帮忙,团结友爱,我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动关心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去关心他们,去帮忙他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但孩子们真正这样做的却很少。有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改变了对孩子们的看法。

一天早饭后,我正在打扫院子,忽然听到“呜呜”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让我看到了这样一幕:田晓晓小朋友一边走着一边在哭,李小惠在轻轻扶着她走,走在旁边的张倩说:“哎呀,那么娇气呀!

”小惠气呼呼的说:“她病了,你怎样能那样呢!我们应当关心她的,教师让我们要互相关心的。你病了,没人关心你,你高兴吗?”听了孩子们的对话,我很高兴,立刻跑过去,询问了晓晓哭的原因,原先晓晓来到幼儿园后,突然觉得肚子疼,就哭了起来。我立刻送她到卫生室看了看,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儿就好了。

送她回来后,孩子们立刻围了过来,纷纷问:“教师,晓晓怎样了?晓晓怎样了?”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貌,我说:“孩子们,晓晓没事了,她喘岔气了。今日小朋友做的.很好,能明白关心同伴了,很好。”并着重表扬了李小惠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向她学习。

从这件事使我想到,平时耐心给孩子讲关心同伴的道理,虽然当时不必须有什么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会付之于行动,照着去做,同时还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识和道理讲给别人听,这也是我们做为教师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第4篇

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小壁虎也出来四处觅食。上周五我在中三班,户外活动时,中三班的几个小朋友在大滑梯下发现了一只小壁虎,急忙跑来告诉我这一惊奇地发现,同时也引来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大家围着小壁虎观察着、讨论着,我看大家津津乐道的讨论,也没有多加干涉,可过了一会儿,一个小朋友跑过来说:“老师,他们把小壁虎踩死了!”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后悔不已。如果我提前干涉指导教育,小壁虎也许不会惨死于脚下。之后我对小朋友进行了教育,小朋友也意识到要保护小动物,可也挽救不回小壁虎的生命。

今天早上,我带我们班的幼儿在户外活动,一个幼儿发现了一只小壁虎,几个小朋友围着看,我也赶了过去,刚好看见几个调皮的男孩正用脚踩,一见我来,急忙收回了脚,可小壁虎的尾巴已经被踩掉了。“老师,小壁虎的尾巴还在动呢!”大家都惊讶地看着。我借机告诉小朋友,小壁虎是吃苍蝇、蚊子等害虫的,那它就对我们有益,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

“可小壁虎的.尾巴被踩掉了,它会不会死呀!”刘恩卓问。

“不会的,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小尾巴会自己长出来。”孩子们将信将疑。

之后,我跟欧阳老师说了这事儿,回到教室后,欧阳老师上了一节科学课《小壁虎借尾巴》,又就刚才的事进行了教育。

通过这件事,孩子们不仅知道小壁虎是益虫,它的尾巴断了会自己长出来,还懂得了要爱护小动物。

第5篇

“艺术坊”活动开始了,今天学新的十六分节奏谱,看着新的节奏谱,其他孩子都在自己探索着,穗穗看到老师走过去,脸上的表情有些紧张,拿着鼓棒似乎不敢演奏,看到后我并没有靠近她,而是站在不远的地方默默观察她。看到老师走远了,她似乎大胆起来,开始尝试演奏,渐渐地能演奏了时,我才靠近:“穗穗,有点学会了,来,我们再试试!”说完,就指导她演奏,节奏变换动作虽然有点慢,但还是完成了。于是,我在全班面前表扬了她,并用微笑鼓励她再试试。

一段时候后,穗穗的节奏表现得非常不错,当每个小朋友轮流展示时,大家看到了她比较出色的表演。“穗穗,你演奏得很好,你愿意帮助其他不会的小朋友吗?”在我的引导下,穗穗当上了“小老师”,去教其他孩子,虽然声音有点轻,但是她用自己的示范动作和语言进行提示。

胆小的孩子在学习新的本领时,往往不够自信。作为老师应该给与他们充分自由和宽松的学习空间,让他们有放松的心态去探索和主动学习。老师更应该相信孩子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帮助他们树立对学习的自信,而且能让孩子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我发现同伴之间的互助学习方式,往往比老师的直接指导更有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们的能力差异性为他们提供互助学习的平台,一方面增进同伴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有效提炼出好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经验分享,更好的促进幼儿学习能力和主动性的提高。在以后的活动中,让穗穗有更多的机会去和同伴交流,在互动中增强胆量,更积极自信的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第6篇

在课堂上,总能见到这样一个场面:一部分幼儿踊跃地举手发言;一部分幼儿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很希望老师提问却不举手;还有一部分幼儿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教学之余,我经常想:同样是同龄的孩子,为什么语言表达能力有那么大的差别?为了能更好地鼓励幼儿勇敢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想法,充分指导、肯定他们的发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不敢在集体中发言的畏惧心理。

在与孩子们的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大(一)班两个老师设计不同的`游戏与活动引导其他不怎么敢在集体面前表现的孩子参与进来,孩子们的表现能力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在此同时,我们努力抓住每一个随机教育或与孩子谈心的机会,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不只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好朋友,其他的小伙伴也一样愿意做他们的好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部分幼儿的在集体表现自己的欲望都有所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只有一位小朋友仍像是躲在一个的自己小空间里,他就是颢焱。很颢焱少说话,可以一天不跟老师交流,也不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性格显得有些孤僻。老师向他询问一些事,他则表现出一副不知所措的表情,不知如何回答老师,也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回答教师的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很让我担心!出时与孩子比赛谁最有礼貌,主动向他人问好;比赛谁最勇敢能自己去问售货员买一些东西等等。孩子就不知如何独立去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事情、陌生的问题!如果一直这么下去,孩子的未来将变成怎么样?他该如何面对学业的难题?如何掌握生活的技能?他会与人交往吗?这些难道是家长们期望看到的吗?孩子真的是从一开始就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吗?还是一直以来孩子的心声已由父母家人的过度爱护所“代言”?为了孩子的将来,我们真诚地呼吁家长们:把孩子的发言权还给孩子吧,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第7篇

z男孩几乎从来都只吃白饭加一碗汤,午餐时候的蔬菜、荤菜几乎都不动。

午餐时候,我鼓励z尝尝几口菜,可是他满口就拒绝了。我说:“你有没有试过它的味道,也许味道还不错呢!”z摇了摇头。

“没有吃过,那我们可以试一试对吧。”我继续鼓励。z有点沉默,这时候旁边的一个男孩子说:“这个菜都很好吃的,我都要吃完了呢!”

顺水推舟。我凑近z的耳朵说:“对哦,很好吃的`。你可能缺乏一点点的勇气,要是不试一试,不敢试的话那就要变成胆小鬼了。我给你加点勇气吧。”

“我才不是胆小鬼呢!”z有点不服气。(激将法有点奏效)

“那我们吃吃这一菜怎么样?”我打算让z尝一下青椒土豆丝。

z吃了一口,嚼了两下,说有点咸,于是吐了出来。(因为我也没有尝过土豆丝的味道,所以还不能判断倒底是不是有点咸。)

我依旧不放弃。“可能你喜欢吃淡一点。要不我们试试这个红烧鸡块,我都看得口水都要出来了?”我继续建议。

z没有半点拒绝的意思,主动夹起鸡块放进了嘴。尝出了不错的味道,接着,z几乎把所有的鸡块都要吃完了。

“你瞧,尝过了之后才知道你喜不喜欢这种味道。我觉得你还是很有勇气的,应该不算是个胆小鬼。下次继续加油。”我给与了z大大地肯定,还答应把照片传给妈妈看一看。

第8篇

这天,有家长说孩子不爱上幼儿园,总是说某某孩子打他,跟老师了解是什么情况,由此,产生了想跟一些家长说说这个话题的想法。

首先,我想跟大家谈谈孩子之间存在的差异。每个家长都要接受每个孩子存在不同的差异问题,有的孩子淘气,有的孩子安静,有的孩子活泼,有的孩子内向,这也是我们老师必须接受和面对的孩子个性差异问题,孩子回家会说谁谁打我了,谁谁抢我东西了,事实上,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阶段,他觉得喜欢的玩具就是他的,他们之间的冲突,往往是因为想占为己有,所以才动手,我们的教育策略往往是有针对性的疏通,尝试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相处,做错了事的孩子能够主动道歉,让孩子更多的尝试与好朋友分享,轮流或者共同创设情境玩都喜欢的玩具,毕竟,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小团体,这个“打”,有一定意义上的不都是存心的去“打”某个孩子,我的意见是家长在爱自己的`孩子的同时,也要尝试爱同班的其它小朋友,包容孩子的缺点,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纠正缺点,毕竟,回头看看,自己家的孩子身上也可能存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没有的,也需要时间纠正的缺点。

再次,想跟大家说说孩子的语言发展特点,小班阶段的孩子受年龄限制的关系,语言发展中有一条就是:喜欢重复、模仿,有一个孩子说“谁谁打我了”,其它的孩子就会想起之前的某一天,或者某一件事人云亦云,很认真的样子跟着附和“谁谁也打我了”,所以有时候,听到孩子说“谁谁打我了”时,不妨家长们耐心的问问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评判一下到底谁是谁非,帮助孩子也尝试自己应对与幼儿交往的更好方式,然后更好的疏导一下孩子的情绪,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家长不要拘泥于“谁谁打我了”就妄下结论,其实,每一个成人都了解,有些幼儿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能用谁是谁非来盖棺定论的。

最后和家长沟通一下孩子说“不爱上幼儿园”这句话,孩子会因为想起各种不愉快而产生不爱上幼儿园的想法,我们做老师和家长的是不可能阻止孩子有这种想法的,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不是都不要当着孩子面说孩子不爱上幼儿园的话题?有没有想过,不爱上幼儿园的孩子更会受你在他面前说“他不爱上幼儿园”而产生“不爱上幼儿园”的负能量?我们家长和老师孩子更多的是转移目标话题,尝试转换用正能量的话题让孩子爱上幼儿园,尝试给幼儿回忆和同伴,老师之间的许许多多有趣的活动,打开孩子的心结,将孩子爱上幼儿园变成一件愉快的事。

家长有问题提出,教师才会有目的的关注,如此一来,误会就会渐渐少了,融洽就会渐渐多了。

第9篇

大班幼儿即将要升入小学了,要成为小学生了,但是我发现他们的自控能力还很差,无意注意往往使幼儿不能集中注意学习同一事物很长时间,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往往只能维持三分钟热度。甚至在玩一些非常有趣的游戏时,只要时间稍稍长一些,幼儿便会显示出无动于衷的神情。有些家长也常常来问老师,怎么办呀?我们的孩子注意力一点都不集中的,马上要上小学了,这可真急人呀。

那我们如何去改变幼儿的这种情况,我觉得幼儿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兴趣了,就会主动地去投入, 我们家长也可以去看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学习一些别人的家教经验。比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平时应留意孩子对哪些东西容易产生兴趣,且兴趣产生后相对持久的东西。从而利用这些兴趣物体来进行对孩子的教育。例如,家长要教孩子学习加减法,而孩子却正在看动画片,那么家长不妨问问他,动画片里有几个坏人;如果那些坏人被打死了三个,还有几个;《数码宝贝》里有几个数码宝贝;有时候,做数学题,不一定要写在纸上的。

再如,在幼儿向父母讨取食物时,家长可以借题发挥。“你猜猜看,妈妈今天买了几只香蕉呀?” “给你四只,妈妈还有几只?”让孩子随着家长的'这些有意引导进入学习的兴趣氛围中去。

教育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要想尽办法把教育溶入到幼儿的快乐、好奇、兴趣当中去,成为无孔不入的教育。让幼儿时刻在这些求知的欲望当中获得知识,掌握本领。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