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实习自我鉴定6篇 新闻学实习之自我鉴定:精益求精,探索未来

来源:个人简历站 9.06K

我是一名新闻学专业的实习生,在这段时间的实习中,我有幸参与了许多新闻稿件的编辑和整理工作。通过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新闻学的重要性和责任性。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努力提升自己的新闻素养和专业技能,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编辑。

新闻学实习自我鉴定6篇 新闻学实习之自我鉴定:精益求精,探索未来

第1篇

这次能去xx区广播电视台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因为对于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多实践。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体运作方式。在一开始到台里报道的时候,我被分到了电视台的新闻部实习,带我实习的是副台长新闻部部长陈莹以及原新闻部主任(现任台长助理)李孝强主任,以及副主任(现任新闻部主任)杨国辉。对于新闻部,永远都是电视台最忙碌的部门,是整个新闻台最忙碌的地方一点都不为过。每几个小时更新一次的新闻,几乎每一条新闻都要有followup。有时候,一条新闻,又需要几个记者采访不同的部分,而这些新闻又是耽搁不得的。在新闻部里,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跟时间赛跑。,我们一般都是以会议采访为主,区政府会议和政务这几个线条的新闻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负责这些方面的记者渐渐熟落起来,看多了他们问问题的形式以及会议采访拍摄的技巧和方法,为以后独自做采访,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工作只是采访帮忙写写稿子,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修改稿件时,我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明白了许多以往不知道的东西,了解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新闻作品的信息含量问题:新闻作品的信息应该丰富而力避芜杂,这就涉及到了新闻信息的纯度问题。编辑人员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来稿内容丰富却庞杂无序,必须经过精心的加工才能采用。这样的稿件,信息含量不小,但是排列无序,有时是几个方面的内容糅杂交错;编辑的加工修改,就是要提高稿件的信息纯度,使一篇稿件中的信息指向明确,排列有序。新闻信息的另一个衡量指标,是它清晰度。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要素完整,交待清楚,让人一读就能明明白白,了解新闻事实,懂得来龙去脉。而信息清晰度低作品,不仅不利于读者知晓事实,达不到新闻传播的目的,还必然降低读者对新闻作品的信任度。因此,新闻写作最忌模糊,越是清晰明白的新闻作品,它的信息含量才越高。新闻作品只有被阅读才有意义,新闻信息只有被接受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新闻信息的.可接受状况与接受对象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与传播媒体的总体格局直接相关。

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报道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时政新闻的写作是有它自己的一套的,时政新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会议报道。会议新闻的标题是比较好定夺的。

新闻学实习自我鉴定6篇 新闻学实习之自我鉴定:精益求精,探索未来 第2张

第2篇

我主要是在《信息日报》时政部做实习记者,该部门的首席记者王剑华老师是我的毕业实习指导老师。作为实习记者,我主要的任务就是稿件的采访和写作。在稿件的实际采写过程中,由于王老师的业务非常广泛,再加上该部门其它老师的提点,我有幸参与并认识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报道,其中涉及到的内容有交通(道路改道造成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居民区地下停车场改革)、医院(快女整容致死事件)、时事(柴油荒事件、上海高层起火事件)、刑侦(某省犯罪嫌疑人通缉令、xx市破获的多起刑侦案件)等等。

根据这些新闻采写方式的明显差别,我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稿类新闻,一类是非通稿类新闻。通稿类新闻主要以会议类新闻和刑事案件类新闻为主。非通稿类新闻主要以时事观察和事件采访类新闻为主。

通稿类新闻的主办方一般都有他们自己的新闻发言人,而我们记者在得到任务的时候就会被告知今天参加活动的主要内容,在到达现场之后,他们的对外宣传负责人就会给每一位到场的媒体工作者一份统一打印好的新闻通稿,通稿基本上已经详细概括了会议的主题。不论是会议性新闻还是刑事案件新闻,虽然它们都被我归属到通稿新闻的大类中,但是两者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会议性新闻是以政府政策方针宣传为主,所以报道态度风格要端正,报道的内容一般多为从通稿中精确选择摘录的要点、新点、对于老百姓有实用价值的内容。而刑事案件类的新闻除了要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之外,还讲究报道内容的故事性和细节性。这个时候,如果仅仅依靠通稿的作用是很难达到这个要求的,这时,就需要记者对其中细节的发现与挖掘,通过对受害人、犯罪嫌疑人和侦办案件负责人的采访尽可能多的搜索记录下整个案件中可能隐藏到的信息。在此类新闻的写作上,要注意整个案件报道的故事性描述和细节性描写,以此吸引更多读者的注意和阅读兴趣。

非通稿类新闻既可以是针对时下的某一全国性或者地方本土热点新闻事件的追踪报道,也可以是与老百姓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一些消息、资讯等内容为主的报道,还可以是社会上新发生的一些新奇的、先进的、具有借鉴价值的一些事件或者现象的采访和报道。顾名思义,非通稿类新闻就是整个新闻稿件它是没有通稿作为材料进行稿件完工的写作依托的,报道稿件的完成是需要记者的实地考察、相关采访和记者对于获得的信息加以逻辑性、条理性的分析和总结,然后写作完成交稿,非通稿类新闻是记者独立创作完成的稿件。例如,在对xx市八一桥由于改道造成的交通拥堵进行追踪报道时,我的指导老师和我在上下班早晚高峰期时曾到现场实地观察,并采访附近的车主、行人、道路附近店铺的店主以及在场的值班交警来了解情况,概括出了堵车高峰期的时间、时长和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通过对交警的采访来告诉大家可以绕道等一些路况信息。在对“油荒缓解”进行的追踪报道时,我的指导老师让我到金润广场多家物流公司采访了“油荒”对于物流行业造成的损失,缓解后物流行业整个工作是否逐渐恢复正常,同时,我还到了附近的加油站察看加油排队的情况,并对到此加油的来往车辆的.车主也进行了采访,在采访所得信息的基础上,写作并发表稿件。

在报社,新闻稿件在写作过程中,除去一些消息类的稿件是则要发表之外,通讯或者专题性的新闻稿件在对标题的要求上都是比较重视和严格的。标题的作用一方面是对新闻内容的概括,另一方面标题水平的高低也是决定报纸文章对读者是否具有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标题对于读者来说就像是一个人在另外一个人眼里的第一感觉,第一感觉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对方是不是愿意和有兴趣对这个人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我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指导老师对于一篇新闻稿件的标题总是会很仔细的斟酌,这种重视的程度似乎已经超过了对稿件本身的撰写,他总是会力图找到一个既具有概括性又具有趣味性的一条新闻线索作为文章的标题,在小标题上,他也总是会尽力去找“完美新闻点”来组成文章的小标题。而在我以后的稿件写作中,老师的这种写作方式和态度对我也是具有了很深的影响。

第3篇

“北漂”生活是艰苦的,又是充实的,这段异乡“充电”的经历成为四名学生心中难忘的回忆。这一次的实习让她们对电台这种相对来说比较陌生的新闻媒体产生了新的认识,拓宽了她们的新闻实践面,在提高了大家的新闻采编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电台节目的采写和制作。

如果你是做社会新闻、时政新闻或经济新闻的',不要一到报社就盯着娱乐版和体育版看,那是在浪费时间。

看看和老师昨天一起采访,当天见报稿子,看看编辑做了哪些修改,并请教老师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写。这样就会有新的收获。

如果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你打字速度快的优点就可以发挥了,采访完了,稿子也基本敲个雏形出来了。如果没有电脑,一定要做好采访笔记,也许你老师在采访中记得很少,那是他知道了很多东西。但你不同,一定要认真的记下来,回到报社或家里后在尽快整理出来。千万别告诉我你还不会记录那!

刚到报社实习的初期,如果不是老师特殊要求,在头一个月内别要求写稿子,这阶段你最重要的是学习采访技巧和老师们对新闻的理解,要向老师多提问题,并多听听他们对新闻的看法。思路理顺了,写稿子时自然会很快很流畅。“腿勤、嘴勤、耳朵长,是当记者的基本素质”。

可以说,实习是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除了考察你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知识以外,还考察了你的处世态度,做人原则以及处事方法,简而言之,就是考察你是否懂得怎样做人。勤奋是首要的,到得最早走得最晚,通宵达旦这些都应该是家常便饭而不是邀功领赏的资本,因为你是实习生,你是来学习的;主动与老师的交流同样重要,不要窝在办公室里异想天开,要及时和记者沟通,善于和记者交流,要放得下面子,同样,因为你是实习生,你是来学习的;追求新闻理想,遵守新闻道德同样我们也不应忽视,在《经济日报》实习的第一个月里我主动上交红包1800元,对于其他诱惑更是坚决抵制,固守这一方净土同样是因为你是实习生,你是来学习的。此外,创造性地思考和大胆的实践也是专业实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素质,我在《经济日报》的第一篇稿件《您买的元宵真的“圆”吗?》和在《法制日报》的第一篇实习生署名在前的新闻调查《“火炉”武汉职工中暑事件频频发生——高温凸显劳动保障盲点》,都是自己主动发掘新闻线索,从生活中,包括从媒体炒过的看似过时的话题中提炼新闻线索,大胆报题,勇于独立策划采写,不要怕出丑,不要怕弄巧成拙,还是因为你是实习生。

第4篇

在报社的实习生活,就像是人生另一个阶段的重新启程,它应该是我们在自己的本专业上从学校进入社会之后的一个全新的尝试,在这里,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新闻这个专业领域内的知识,还有报社的管理制度、同事间的人际关系、稿件的印刷和发行等等。除了在一些理论知识上会让我感觉到我与学校还是有所连接的以外,我仿佛就是社会中的一个新人,从对报纸媒介这个行业的知之甚少到漫漫有所了解再到了然于胸,这是一个重新学习、重新出发的过程。在实习的这几个月期间,我增长了至少,也拓展了视野。归根到底,我都是有所收获的,人生的经历就是一笔财富,是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积累起来的人生积淀。

做记者也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的,例如我经常会跟着我的导师在一天之内跑好几个地方,有时候是为了做一条新闻,有时候是做几条不同的新闻,来回奔跑倒都是其次,关键是在采访一些新闻时,如果采访内容不是受访者感兴趣的'话题时,我们也会遭受一些人的白眼和驱逐,但是这也造就了我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我相信大多数的新闻从业者都会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境遇,虽然这种现象,在学校时老师也曾经讲过,但是那时候对于学生的我来说毕竟它只是个遥不可及的传说,而这种切身的体会,也算是磨练了我的心智了。

在新闻的采写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类型事件的采访,我对社会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这些都是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有用的宝贵经验。回顾那段实习的生活,我也要感谢的我的实习指导老师王老师,是他的不吝赐教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生活上他和其他的老师也给过我很多的照顾,还有我们部门的主编,是个很亲切的大姐,还有办公室的主任,是个非常非常勤快的人,他对我非常好。谢谢我的实习,谢谢在这一段生活中出现的人和事,感谢,感恩!

第5篇

我是新闻的,这次是在广州羊城晚报集团的子报实习 ——《新快报》经济部实习。很多人不了解这份报纸,其实,《新快报》曾在20xx年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增值最快的报纸。

首先汇报一下我的实习成绩。我在经济部的实习分为两个阶段,从二月到四月底,然后回学校复习六级还有双学位考试,之后7月中到九月初又回去。在一共四个半月的时间,发表了170多篇,累计20多万字,还发表了十几幅配文图片。

今天最主要的是给将要实习的师弟师妹们介绍点经验。实习我托辩论队的几个小孩,邓媛、盛甫什么的给我打探了下02、03的孩子都想了解些什么。我总结了下几个大家想知道的问题,比如,怎么联系实习单位,去北方好还是去南方好?衣食住行。实习中都做什么,没事情做怎么办?证明处理和老师的关系?如何获得新闻线索?如何表现自己,通过实习留下的可能性有多大?还需要特别注意什么问题?

下面我就针对这几个问题,用我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说道说道。纯属个人意见,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然后我可能说话跑题罗嗦,所以一旦时间过长希望老师给我一个提醒。

一、院系老师会尽量帮大家联系实习单位,也可以自己联系。我就是自己联系的。其实广州这边的报社想进去还是实习还是比较容易的,尤其是我们专业实习的时间是一般其他学校院系上课的时间,实习生比较希罕,而且武大新闻的牌子还是很硬的。

进去实习不难,但可能部门会不是自己最理想的。大家不用太着急换。我是数学白痴,很怕经济的东西,但是我报道那天正赶上我老师哭着喊着说活多忙不过来,我还没来得及说换部门就被分配了。我当时想完了,这几个月咋熬,不过现在看,还挺幸运的。所以早找下结论,先干着看。

二、实习前,很多师兄师姐介绍说要安心看看报纸打扫打扫卫生,我也充分做好了劳动和坐冷板凳的准备。结果第一天报道就和老师干到晚上10点多才结束去吃晚饭。从此开始我的忙碌但是非常开心的实习生活。从头到尾我只觉得每天好多私企能够做。一来,我老师属于那种跑的线比较多的人,而且第一阶段实习生少,我基本属于公用财产事情肯定多。那时,我一般自由隔周才有一天半天的休息时间,基本上我可以算是报社除了打扫我们楼层卫生的刘姨外出勤率最高的人了。第二阶段是暑假时间,我老师自己就带了三个实习生,但是我还是有很多事情做,一是我对很多东西已经熟了,人家交给我也顺,而且我不会考虑是不是休息时间。经常我11点多和报社摄影部、要闻部的老头一起横穿马路翻护栏赶最后一趟车回宿舍。

一个老师交给的任务毕竟有限,即使有,但是肯定也只能局限在它说负责的线上。一定要尽量多接触其他内容,我的经验是,干活要手脚麻利,有问题要干脆的问。虽然人家是记者,但是一开始大家交流都不是太好意思,所以开始的打等等小事是交流手段,趁着交谈的时候聊上几句,请教几个问题,一回生二回熟。慢慢记者就会让你做一些查资料、采访的事。然后就是跑记者会、写稿子什么的,慢慢来别急。所以我虽然主跑家电企业,但是基本经济部所有的线都跑过。

三、处理和报社老师的关系很重要。我之所以一直都在新快报经济部实习,都跟一个老师,主要是因为我觉得这里的氛围很好。我周围的记者都比较年轻,我老师才是99级的,其他多数在30一下。我就正式称呼过我老师一句老师,她听着比我叫着还难受,所以我落后基本叫她名字加一个姐字,再后来基本就是美女、女人什么的乱叫,不过正式场合还是要收敛一点。对其他记者一般是女的叫美女,男的叫老头,除了已经有固定代号的,但是对年龄比较大的记者、编辑我会规矩的叫老师。不熟的人还是要注意,因而要因人而异把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反正叫老师是肯定不会出错,她自己不乐意再改。

但是注意,不论这么熟,工作上别马虎,别讨价还价,在学校老师通融一点,作业晚交一周半月的,但是报纸一天以初,交了晚一点都是麻烦,编辑可能要被扣钱,编辑骂起人来那才叫凶。

四、对于新闻线索,一开始到报社的时候都是老师告诉你有什么新闻,怎么做,这是靠他们掌握的资源得来的。现在新闻同质化也很厉害,我们自己找到什么独家比较难。所以一开始不用过多考虑自己去找新闻,而是老老实实的做新闻。

我每天都会上家电网、新浪财经频道、和讯网,然后把广州这几大报纸的财经新闻尤其是家电方面的都看了。开始就是瞎看,一看半天就过去了,结果头晕眼花也没什么收获。后来老师指点,这时候可能找不到什么人家报了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但是可以看到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记者表现不同的点,同一个新闻有的做大有的仅仅是小消息一条,着是隔学文,新闻线索大家都有,关键是你从中发现新的点骂?

我觉得我做的几个比较有意义的报道。一个是广州殡葬业度假调查。那时候关于广州殡葬业暴力的报道已经上了焦点访谈,我们那一个跑财经的`主力记者叫了半天没人陪他去,我干净主动请缨。第二天我们采访完广州殡葬公司的管理人之后,又装成丧者加速四处安放。我们采访他们的负责人得到的是这个行业不是暴力行业的各种抱怨和数据支持,其实可以把这些都列出来就可以教材了,但是我们在卖殡葬用品的地方偷拍了寿衣、骨灰盒,数百数千的价格也隐含了很多问题,成为后来报道的素材之一。这个过程让我知道采访的时候一定要多看多问,很多信息可能就在于你稍微多想了一点多看了一点以后。

如果说这个国策国内还是好玩好奇更多的化,后来关于珠海金正倒闭的系列报道则更惊险一点。珠海金正老总被捕,之间链断了传了好久,但是都没什么具体消息。我老师已经和几个报社的人跑了一次珠海结果空手而归,但是她不肯放弃。这时正好新京报的一个老头在那里采访发现了一些东西但是被台风困在珠海了,和我老师联系帮忙,我们正发愁没有线索,所以赶紧答应去搭救他。结果一大早出发刚到珠海车就坏了,我们等不及马上换成的士去金正所在的开发区,半路上又赶上台风雨,雨大得根本看不见路,为赶时间我们硬是提心吊胆的逼司机赶路。等我到了的时候,就看见金正厂房外边所有的出口十步一岗,我们北京的同行正蹲在路边的土堆里打电话。我们靠着他在路边土堆上拣到的一张皱巴巴的什么材料商的名片混进去拍了封条,因为封条的门在很高的台子上边,他们俩让我爬上去拍,结果被人发现,我搪塞是供货商来要钱的,结果人家一下就把我揭穿了。我正准备逃,人家撂下一句是记者就记者把,不用装,然后就周了。搞得我愣半天。后来,北京这位竟然和门口的一个小保安搭了起来,从他嘴里套出来说现在金正的财务总监不见了,上下都在找这个人什么的重要信息,因为这边厂房已经空了,所以我们决定到金正东莞的基地去,他们的财务什么总部还在那里。另外一个报社记者来电说已经出发了,我们让他们直接去东莞和我们回合。我们又赶到东莞,还下错了站,又换的士去金正公司。结果在那边看到另外两个记者,刚刚和金正的保安发生了小冲突,幸亏有人解围,推搡才没有升级。但是他们的保安已经知道我们来意不善,可能是我偷拍他们的公司大楼被发现,所以一开始只是从楼上向下看,后来有部分开始下楼往我们这边周,我身上带着报社的好几万块的照相机,我老师掩护我先突围离开。后来有几个保安坐着摩托车过来,我们赶紧撤退到附近一家车行的展厅里,看着他们一直开着车在门口游荡。几十分钟后我们才趁机上了报社停在附近的车,并通过熟人找到一个在步步高公司但是很了解金正的老保安经理。在一家小餐馆采访了一个多小时,没敢吃饭,赶在天全黑前启程回广州。后来我们出了金正的系列报道,将其开始声称的什么救命资金的谎言戳穿。现在看来很是有点惊险,但是很有成就感。

后来还有一次是我自己参加松下在广州的新品路演。本来安排是采访他们的总裁,其他记者也都去了,结果没有人通知我,我看到松下的家电本长,就是松下在中国的家电事业都是他负责的。那个日本老头在旁边,我就冲上去交换名牌,我以为他至少懂得点点中文,结果他一点不动,但是他看到我名片上的羊城晚报的名称和标志,好像表示他认得,他打电话要翻译过来。我赶紧就要求专访,结果还真做成了,别的记者一起访总裁,二访田中的只有我,后来这篇还做了家电版的头条。当然回来老师也骂我忘记问松下白电的问题了,当时的确激动,而且一直做黑电所以对白电没什么概念了。

五、衣食住行方面太席位了,如果有人着呢的要到广州实习可以再具体咨询我们这些在广州实习的师兄师姐。只是提醒注意安全,我两次离开报社,一走我老师就被抢手机,两部新手机就这样没了。

六、最后一个问题大家想知道怎样表现才能留下,我也不知道留下的机会有多大,因为我现在也不知道能不能正式到新块报工作,因为集团还是有规定的考试和程序的,不错学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

但有几次在饭桌上记者们评论实习生,我转述他们的一些话,希望对将要实习的人有帮助。我们这里记者的评价是尽量不要带男实习生。不要介意,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他们认为男生很多不是很勤奋,性格比女生还内向,不会主动找老师交流;二女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吃苦,而且有的时候爱使性子,不能说,说急了还会哭。

实习就是去学,所以皮实一点很重要,我觉得我可以评价自己实习还不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觉得自己还是很皮实的,不对了可以骂可以说,绝对不会受不了。不打不骂怎么能长进。人家会觉得你可以教才会教你。

还补充一点,我那次和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个编辑聊天,我说我是学新闻的,他说专业学习新闻比较麻烦,所以他建议我一定要学电其他。所以我建议大家不仅要学好专业更重要是多涉猎你想涉及的新闻领域的知识。

第6篇

新闻,很喜欢,刚好,如愿以偿的读了新闻学。在我的意识中,新闻,就是了解这个社会,看看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我对一切我未知之物充满好奇。

这个假期,终于开始接触实实在在的新闻了,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很难说清,在我看来,作为记者就是跳出了一件事情的本身来看这件事情,再现这个现实的社会。

踌躇满志的,结果第一天就颇受打击,被分到了房地产新闻部,不喜欢,不了解,不想做,我想去新闻部,我想象中的新闻部,几经挣扎还是改变不了,那好吧,我已经开始不对实习报什么信心了。在报社,师兄师姐们都说,女生啊,最好不要当记者,很辛苦的,你看,女记者一个个都被摧残成什么样了,新闻理想一次次被打击。但是当看到充满活力的领导,还有做了20多年记者依然对这个行业充满激情的等等前辈时,动力又来了。确实,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可能会把事情做好。应该没错,我确实很喜欢很喜欢新闻。

新闻需要用数据、用人物、用语言、用事情、用变化……诸多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信息写稿,当是实习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掌握采访基本功。“七分采三分写”,是新闻界公认的经验之谈。这里重点说说面对面采访,须做到五会:

(1)要会记。就是把与报道主题相关的人物、事情、言论、结果等,或详细或简明但准确地记录下来。不是所言必录而是有用则录、重点必录、精彩必录。

(2)要会想。就是在一问一答中触发、联想到新的`亮点和内容,再延伸采访,扩大视野。

(3)要会问。就是根据不同采访对象、不同性格、不同采访环境,采取交谈式的、求教式的、诱导式的、互动式的、乃至挤牙膏式的等多种方法,使被采访对象乐意介绍你所感兴趣的问题。

(4)要会抓重点。就是在采访中随时提炼、捕捉住重要的内容,抓住本质性的东西,并在采访本上用自己明白的符号加以提示。

(5)要会积累。采访中的某些素材,不一定即采即用,很可能今后派上用场,是为储备,不要轻易舍弃。

当然,还有一些采访需到田间、工厂、实验室等现场,用眼看、手摸、鼻闻、体验等方式来进行。遇到这类观察性的采访,实习生尤其需要珍惜,千万不要错失良机。因为一些突发性新闻,如矿难、火灾等,起初往往没人会接受采访,主要靠记者对现场的观察来完成。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发现和捕捉新闻呢?这是个大题目,此处只勾勒几根线条:一是从观察中发现新闻;二是从纵向和横向比较中发现新闻;三是从解剖表象中发现新闻;四是从多维思考中发现新闻,等等。

要让新手跟着有经验的“老记者”做一段时间,远远比闭门造车要学得快、学得好。实习也是一种学习,所谓失败也就是兵家常事。每一次的挫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潜移默化,成为了知识和经验。拿新闻编辑来说,由于没有专线记者带,这是艰苦的,又是充实的,这段异乡“充电”的经历成为我心中难忘的回忆。在这一次的实习让我对电台这种相对来说比较陌生的新闻媒体产生了新的认识,拓宽了我的新闻实践面,在提高了大家的新闻采编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电台节目的采写和制作。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