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资料以及原因分析

来源:个人简历站 2.31W
每年都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的90周年。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铭记历史,要深刻的知道到,我们的今天来之不易。那么 ,你知道关于九一八事变资料以及原因分析吗?今天跟本站小编一起来了解。

九一八事变资料以及原因分析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资料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作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此次事变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埋下了导火索。中国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并利用投靠日本的前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使东北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中国国耻日”。
  
  名称:九一八事变
  
  地点:中国东北地区
  
  参战方兵力:中国:160000人
  
  日本:30000-66000人
  
  事变简介
  
  发生时间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
  
  发生过程
  
  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从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对敌政策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当时,日本关东军不到两万人,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在关内还有近十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英勇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但是,大家也不要过分指责蒋介石,因为在“九一八事变”前,他的主要精力不在日本军队上,因此,为了不至于和日本人闹僵,使自己手忙脚乱分身乏术,才出此下策。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顶峰,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原因分析
  
  很多年来,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扰,为什么九一-八事变的时候,东北边防军在兵力超过敌人数倍和在装备.上和关东军差距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自称民族主义者的蒋介石和年轻气盛的少帅在这么有利的条件下却奉行不抵抗政策,拱手将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方和张氏的起家之地让给了日本人呢?
  
  首先从少帅张学良来分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候张学良正在北平治病,当他获得关东军向沈阳发动进攻的消息时,立即向中央政府汇报及商议后作出了不抵抗的决策,命令东北军全体撤往关外,撤退的时候甚至将经营数年的性能优越的东北空军的飞机都留给了关东军。如果说张学良是受到某种压力或威胁被迫作出的不抵抗决策的话,那么他完全可以利用手中的数十万装备精良的东北军和抗日御侮的民族大义来坚决抵制这种压力,就算当时犹豫不决而错失抵抗时机,但是东北是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内才逐渐被日军侵占,在这期间还发生了黑龙江著名的江桥抗战,说明东北军并未完全从关内撤退,仍然有一定实力,并且通向东北的通道山海关当时还在张学良手里,关外还聚集着精锐且斗志高昂的东北军,凭借民族大义的号召,势必还有与日木争太东k的机.会其至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胁迫蒋介石对日作战;另一方面,纵观张学良的个人经历,从其坚决实行东北易帜到掌权后不久就处决其父时的元老重臣以及之后的以命禁毒的行为,可以看出张绝对不是一个优柔寡断容易听人摆布的人,而是-一个意志坚定、敢于决断和具有爱国情怀的独立决策者,况且还有实力不可小觑的东北军和道德制高点作为坚实后盾;再次,从九一八后的一系列活动看,领导长城抗战失败后辞职,不断支持各界人士回东北抗日,发动西安事变以及之前的历次哭谏,还有后来东北军因为失去根据地流离失所和自己遭受骂名,都可以看出当初的不抵抗的决策和命令是违背其个人意愿和东北军集团的政治利益的,况且他爹的陵墓也在沈阳。
  
  然后我们再来看被认为做出了不抵抗决策的罪魁祸首的蒋介石。确实,九一八事变当时是蒋以中央名义要求命令张不要抵抗以期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的,其实谈不上命令,如果张本人不认可蒋的策略的话,完全可以拥兵自重加民族大义来反击他,并且张学良和东北军具有有独立抗战的能力,是可以自己带兵援救东北的。首先,从国内环境来看,蒋介石掌握着全国的军政系统和财经资源,似乎有与日本拼死一战夺向东北的资本.并月领导抗,战很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自己作为全国领袖的政治地位和提供趁机削弱其他军阀的机会来加强中央集权,并且国际上至少不会有公开的反对声音;其次,从蒋的个人经历来看,在青年时代就有率兵收回外蒙的雄心壮志,在济南惨案中硬是压住民族情绪绕过济南,才完成全国的形式统一,从九一八事变后,蒋在私人日记本上每天写日记前写下国耻两个字,十四年不间断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大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意,从这以后,开始整顿经济,使中国迎来了经济发展最快的几年,加强国防,削弱地方割据推进统- - - ,其间还派出其精锐的第五军参加淞沪抗战以及嫡系将领汤恩伯参加长城抗战,这些部队没有蒋的直接命令是调不动的,并且此后不抵抗一直成为蒋介石的政治污点,而引起了数次以抗日为名的地方政权的分裂对抗。这些事实也说明不抵抗政策是违背蒋介石的个人意愿和政治利益的。
  
  那么既然不抵抗的政策既不符合张学良又不符合蒋介石的个人意愿和政治利益,然而这项政策为什么还会被严格执行导致日军在三个月内占领东北全境呢?首先,可能是中国当时积贫积弱的国情决定的。世人皆知,从明朝开始日本侵华就是一一个早已制定好的以占领全中国为目的的国家战略,因此,中日战争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但就当时中国的国情来说,迟比早好,当时中国刚完成统一才三年,在1930年又经历了空前激烈的中原大战,战乱之后,经济残破,军队困乏,如何让一一个经过战争满目疮痍的国家却和一个稳定发展几十年的工业强国进行全面战争,所以当时实行不抵抗政策以争取时间进行战争准备是极其必要的,以后蒋介石进行的对日外交都是按照避免全面战争以争取时间这个原则战略来做的,假设,如若当时蒋介石和张学良像日本少壮派军人那样抑制不住进行中日全面战争的话,后果很难预料。其次,国内政局不稳尚未形成有效和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可能也是重要原因,1931年后的两广和福建事变以及西安事变无不说明当时中央政权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优势和绝对统治地位,其间甚至还发生蒋介石下野的事件,即使是在七七事变后还有像韩复榘那样不听号令的地方军阀,如果在1931年就对日开战会有多少人三心二意破坏团结就尚未可知了,蒋介石正是在这以巨大代价换来宝贵的六年准备时间中装备和训练了大批的中央正规军,才有了可以震慑地方军阀的实力,要知道没有切实的军事实力做后盾民族大义在中国可能只是空谈,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益牺牲为代价来换取战争准备机会,其中张学良可谓作出了国仇家恨的巨大牺牲。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