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心广场》教学设计街心广场设计说明4篇 设计生动,体验街心广场教学

来源:个人简历站 1.32W

本文将介绍《街心广场》一书的教学设计,并深入解读街心广场的设计说明,为设计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用的参考和指导。该书在城市设计和公共空间规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深受广大设计爱好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喜爱和推崇。

《街心广场》教学设计街心广场设计说明4篇 设计生动,体验街心广场教学

第1篇

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引导学生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直接在练习本上写出结果。(学生口算)

生:70除以100也就是把70缩小到它原来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所以等于0.7。

师:计算这6道题,我们是利用什么知识来解决的呢?

利用了前一课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师:这是美丽的街心广场,街心广场的中间是花坛,花坛周围铺满了地砖。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你从图中还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2:我还知道了它们的长和宽. 街心广场长30米,宽20米; 花坛长3米 、宽2米; 地砖长0.3米、宽0.2米。

师:请同学们快速计算一下: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花坛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生1:街心广场是长方形所以它的面积等于长乘宽,3020=600(米2)

生2:花坛也是长方形所以它的面积等于长乘宽,32=6(米2)

师:地板砖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们,快速地列出算式,不计算。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与前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那你们会计算小数乘法吗?(会)请你们利用我们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想办法计算出0.30.2的积。

生1:我把0.3米变成3分米,0.2米变成2分米,32=6(分米2)

师:请同学们观察前两个算式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师边说边指算式)

生1:3与30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2与20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6与600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0。

师:后两个算式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师边说边指算式)

生2:0.3与3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0.2与2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0.06与6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0。

师:通过两组长方形的长之间的比较,宽之间的比较,面积之间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1:长缩小到原来的1/10,宽缩小到原来的1/10,面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

师:是不是这样,我们一起再来验证一下。(指着两个算式进行验证)

师:两个乘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1/10,那么它们的积将缩小到原来的1/100。

(出示小黑板)师:请你利用刚才找到的规律,完成课本p43的试一试。

生1:43=12,0.4与4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0.3与3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所以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12。

生2: 132=26 , 0.13与13比较, 缩小到原来的1/100,0.2与2比较, 缩小到原来的1/10,所以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 0.026。

师:通过计算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请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师巡视)

生1:我们小组发现,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1/10,另一个乘数也缩小到原来的1/10,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师指着第一组算式,学生说)

生2:我们小组还发现,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另一个乘数也缩小到原来的1/10,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

生3:我还发现,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加起来,就是积的小数位数。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通过填表一起来验证看一看。

师:(师并指着表格说)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表格,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生1:我发现第一个乘数的小数位数加第二个乘数的小数位数,就等于积的小数位数。0+1=1。

生:不需要,我们可以用第一栏的积,再数两个乘数共有两位小数,从右向左点数两位点上小数点。

师:积的小数点与什么有关呢?(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和有关。)

师板书课题:《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师:利用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请你帮助淘气解决一个问题吗?完成p43练一练的第2题。

《街心广场》教学设计街心广场设计说明4篇 设计生动,体验街心广场教学 第2张

第2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的关系。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出示一张测量表:这是小强学习测量以后,课外测量的几组数据。你能根据这些数据算出它们的面积吗?

2、教师板书出3个算式:街心广场:(1)30×20=600平方米

1、讨论:礼堂面积和屏幕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长与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2、总结:长与宽都扩大10倍,面积扩大――100倍;长与宽都缩小10倍,它的面积就缩小100倍。缩小100倍也可以说是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

3、小组讨论:我们应用刚才发现的现象,来比较屏幕和地板砖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4、地板砖与屏幕相比,长和宽都缩小了10倍,它的面积也就缩小了100倍。它的积也会缩小100倍。结果是―0.06。

5、这种方法得出来的结果是否正确?你能用其它的'方法验证吗?(可以引导学生从直观涂涂的方法来验证刚材的结论是否正确。)

6、引导学生总结:在小数乘法中,我们可以先把它们看成是整数来算,然后再确定积的大小。

1、试一试:根据第一算式求下面2个算式的积。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的。

2、填一填:将上一题的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然后观察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第一位小数的位数与第二个小数位数加起来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这节课设计结构比较合理。从整数乘法中找出规律再应用这规律去推算小数乘法的结果。再用直观的方法验证比较好。这一节课的内容同学们都能掌握,但在数小数位数的时候还有错,主要原因有的学生不会数位数。

第3篇

本节课是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我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根据图上所给的数学信息,很顺利地提出了问题,并且较为轻松地算出了老师预先设计街心广场的面积(40×20=800平方米)、花坛的面积(4×2=4平方米)。但是在算每块地砖的面积0.4×0.2=?时,却遇到了认知冲突。我采用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让所有的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经历了探索小数乘法中如何确定积小数点位置这一关键,学生兴趣较高。有的学生尝试着推算0.4×0.2的积,有的学生利用与相同转换关系的元、角、分计算结果,有的学生尝试着把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换算为以分米为单位的整数再计算,学生在探究与交流中不断否定与肯定,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三个长方形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发现乘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学生在运用规律解决了两组有联系的乘法计算题后,又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两组算式并试着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当学生说出两者关系后老师通过列表分析归纳的方式,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就是在这一环节出现了一点问题,学生虽然能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语言,但是在后面的练习当中,特别是课堂作业中体现出学生并没有将这一知识点理解及应用出来,尤其是诸如0.13×0.2=0.026添小数点时不会补0,这些导致学习效果很差。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我经过反思觉得是:课堂上让学生练习题时形式单一;老师放手的不够,引导的太多,没有让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后教学中,自己还要多学,多问,多反思,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第4篇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小数乘法中的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了解了小数的意义,知道了小数点位置移动所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是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教材是通过计算三种大小不同的面积,以如何计算地板砖面积设疑,引发学生思考,在比较中发现积的变化规律,从而发现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中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过程,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少数学生来说,会有一些难度,因此,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

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同桌合作、交流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引出问题:0.30.2=?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推算出积是0.06,再观察所得的三个算式,使学生初步发现规律,然后在练习中进一步感知发现,深化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的小数位数有关,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做题,总结归纳出: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这个规律。使学生经历了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过程.

一堂课下来,感觉学生学习积极性挺高,回答问题也还踊跃,但我在学生独立思考或学生交流时,一圈转下来,还是发现有部分学生没参与进来,例如在填表格这一环节,我觉得很简单,可仍有学生没做,我想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没听懂要求,不知要做什么,另一种就是不会,所以呢,我就想在今后教学中课中、课余还是要多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再有就是对学生放手不够,这节课就是让学生参与推导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关系的过程,在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体会把疑问转化为所学知识的思想。我总怕学生不会,放手的不够,没有让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我引导的似乎太多。

总之,针对这个班两极分化状况,我对学困生估计偏高,对学得好的学生认识好像又所偏低,但怎么掌握好一个合适的尺度,缩小两者的差距并应用到教学中,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