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理县10个最著名的旅游景点

来源:个人简历站 6.03K

10、阿坝杂谷唐无忧城遗址

阿坝理县10个最著名的旅游景点

位于理县杂谷脑镇杂谷河北岸。杂谷河自西北经县南折而北流过。今残存城垣部分,当地居民俗称为姜堆,因该城所在原系三国姜维故垒。现存城墙系夯土筑成,平面存局从残断墙垣来看原分内、外城,一字形排列呈长方形。城四角及东墙中部有马面。墙底宽7.2米,残高8.6米,顶宽6米。城墙东、南两段残墙总残长18米尚存,余皆仅有墙体可辩或已被平为耕地。墙体内包含有大量汉代石棺葬文化陶器残片,地下亦有大量汉代陶片及唐代和明清陶片等,而城外东北的地下过去亦多次发现石镞。据《旧唐书地理志》载:“武德元年,白苟羌降附,乃于姜维城置维州。……上元元年,河西陇右州县皆隐,吐蕃赞普更欲图蜀川,累急攻维州不下,及以妇人嫁维州门者,二十年中生二子,及番兵攻城,二子内应,城遂陷。吐蕃得之,号无忧城。累入兵寇扰西川。韦皋在蜀二十年收复不遂,至大中末,杜宗镇蜀,维州首领内附,方复隶四川”。清同治《理番厅志》云,右维州古城“三面临江,殊陡险”。

9、古尔沟温泉

古尔沟的矿泉水,流传着古朴的神话。据说,神泉洗眼后的人们永远心清目明,洗发后永远没有头屑。总之,温泉的水滑无比的确是真的,泉边红叶是美的,藏乡风情是甜的,泉眼里喷出的水是热的....游客跑得口渴了,可以将嘴凑在温泉出水口,直接饮用。古尔沟的矿泉为米亚罗红叶风景区的一部分,地处213国道成都到马尔康、米亚罗、若尔盖的必经之路上,交通便利,过往游客都乐得在此歇脚,洗去一路的风尘。

该温泉水温52摄氏度,日流量在1500吨以上,含锂、锶、氟、锌、硼、晒、锗等17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是目前四川省惟一的集浴用、饮用、疗用为一体的天然热矿泉,对人体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病、皮肤病、胆结石、胆囊炎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具有美容、护肤、减肥、延年益寿等功能。1994年,被评为四川省优质名泉。

8、米亚罗岷江大峡谷

米亚罗、岷江大峡谷是由杂谷脑河谷和岷江河谷组成,位于理县、汶川、茂县境内,是以羌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米亚罗、岷江大峡谷面积广,景区多。自然景观主要有三江生态圈、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卡龙沟景区、雁门沟西羌大峡谷、米亚罗红叶景区、毕棚沟景区等;人文景观有姜维城古文化遗址、西羌第一村、桃坪羌寨、桑溪城地震遗址、羌族石棺葬等。米亚罗、岷江大峡谷清新、深邃、神秘,令人身心震撼,耳目一新。

7、危关石碉

从薛城上行20公里,便可看见公路对岸山包上耸入云天的石碉,它就是危关石碉。在古代,山道必经比地,而此地山势险要,千仞崖壁从天而降,直贯河底,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口,自古就有“万山深处拥危关,千年风雪仍巍然”之说,这就是“危关”地名的由来了。石碉十余层,高几十米,可空尽远处敌情;同时又是也防御工事,当时的大刀长矛,对它无可奈何。还有一个重要用途是传递情报。这里发现敌情,碉顶点火放出烟雾,前面的一个个碉楼依次仿效,直到传达到指挥部。·

6、雪域高原第一碑

“御制平定金川勒铭噶喇依之碑”座落在金川县安宁乡东南200米处,距县城30公里,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是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

“御碑的碑座由一整块花岗石錾刻的立体托鼋制成,碑体由一整块长4.5米的青石加工而成,上面刻有汉、满、臧、蒙四种文字。宝顶由花岗石錾制而成,周围是“二龙戏珠”浮雕图案。碑高4.50米,宽2米,厚1.30米。碑下为龟座,座高0.80米,长4.30米,宽2米。该碑外建有碑亭,以保护该碑。碑亭平面呈方形,而阔3间4柱8.30米,进深亦3间4柱8.30米。亭为重檐歇山式顶,通高12米。台基边长10.20米,高0.30米。亭外用石砌围墙,围墙南北面阔21.85米,东西进深21.20米,墙高2.40米,厚0.80米。正门外用垂带式踏道,踏道中心的阶上浮雕龙云图案。这块重达数吨的巨石记载着乾隆皇帝两次用兵金川的征战史,御碑高扬着乾隆让四海称臣的王者风范,耸立在当年战马嘶鸣的古战场,傲视千秋。

当年,乾隆为了巩固地方政权,提出:“治藏必先治川”,为使川藏大道畅通无阻,首先得使四川各土司相安无事,然而金川土司莎罗奔屡生事端,无视四川总督的多次调解,多次与清庭干戈相见,终于引发了闻名于世的“乾隆王打金川”的战争。战争从(公元1747年一1776年)前后历时29年,清政府耗费白银9000万两,调遣了大半个中国的兵力,终于消除了清庭的心腹之患。两征金川成为乾隆自诩十大武功中的两大武功。

乾隆平定金川后.为颂扬政绩,传旨亲铭立下“御制平定金川勒铭噶喇依之碑”的功劳碑,以流芳千古,享誉后人。

5、筹边楼

筹边楼位于理县薛城镇薛城小学内一平地突兀拔起的天然岩石顶上,雄伟壮观,为唐蕃对峙时剑南道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为筹划川西防务所建。楼为正方形二层重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通高18米。底楼为正方形,边长7.38米,高4.43米,以外柱12根、内柱4根将其空间隔成进深、面阔各3间。内外柱为方形,四棱卷刹起弧线,方形须弥座石质柱础。楼外建石栏杆一周,石栏杆、桩、条栏均为方形,柱顶为须弥座上托莲花瓣石珠。二楼高3.60米,中为方形大厅,边长3.64米,四周板壁及顶部望板皆彩绘各种人物故事图案,内容多为李德裕筹边故事,如商讨军事、演练兵士、山川地形等。大厅四面各开方形大窗三幅,厅外有一周木栅栏走良好。

凭栏眺望,青山如黛,景致似画,清风拂画,思古之情不由使人催然泪下。筹边楼不仅是唐蕃对峙的历史见证,而且更是当地各族人民厌恶战争、热爱和平的象征。现为省级文化保护单位。

4、阿坝孟屯河谷

孟屯河谷风景区是离成都最近的藏区,欢迎大家到孟屯河来游玩.

3、阿坝毕棚沟

毕棚沟原始生态景区位于理县朴头梭罗沟境内,距成都221公里,距县城20公里,景区全长约45公里,宽约4公里,幅员18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2400-4500米。沟南连四姑娘山长坪沟,东北紧靠著名的古尔沟灵泉圣水,这里是国内非常知名的?疾铰糜问サ亍R蛭?可以非常充分的体验四姑娘山的美感及沟内优美的自然风光,因此这条国内外知名的徒步旅游线路每年都会吸引无数的徒步旅游爱好者来穿行,一般完整穿越需3-4天时间,如有此爱好,需要准备充足的衣物、粮食、装备等,并且在当地请一个向导并配上马匹就可实施穿越了。

目前,理县政府已在在毕棚沟景区内建立的大型广告牌、指路牌和危险路段警示牌、限速牌已全部安装到位;二道桥至庄房10公里油路已铺设完毕,警示桩、路肩刷白等辅助工程已接近尾声; 庄房至上海子26公里路基工程已全面完成,龙王海公路改线工程正在紧张进行,本月将完工;龙王海整治工程及翻水瀑布工程已经完成;景区景点命名工作已经完成,正紧张进行景区景点标示牌的制作和庄房至卓玛湖标示牌的安装工作;游人中心、防洪堤工程已破土动工,本月将全面完工,主体工程已完成招投标,正在进行“三通一平”,年内完成部分基础工程;大雪塘、娜姆湖、庄房共2000平方米的游人接待站采用钢结构建造,今年全面完工;20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及景区6座生态厕所年内全面完工,龙王海步游道已完成路基,上海子至女皇峰11公里步游道已完成初步建设工作;凉台沟、蓝月山谷景区公路的勘测设计工作已经展开。

2、阿坝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位于岷江上游杂古脑河畔的阿坝州理县桃坪乡,距离成都163公里,距离县城41公里,全寨共有98户人家.至今保存着原始羌寨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被人们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

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羌族建筑群的典型代表,完整地保存了羌族古老的民族特点,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布局严密工整。所有建筑均以石块垒砌而成,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皆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次上累,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其间碉堡林立、气势不凡、风格独特。羌族建筑工艺精湛,构思独特,为防御敌人侵略,所有住房都互相连接,进入巷道,就像进入迷魂阵,古羌先民引山泉修暗沟从寨内房屋底下流过,饮用、消防取水十分方便,人性寨内但闻水声叮咚于地底。

桃坪羌寨民俗浓郁,可以品尝风味别致的羌族餐饮;可以观赏热情奔放的羌家歌舞,几十个人、上百个人高歌畅舞,气愤非常热烈,羌家姑娘会为你敬上醇香的青稞酒。在一阵阵甜甜的羌家祝酒歌的感染下,也许你会醉意朦胧,也许你会飘然若仙,完全溶入古来的羌族历史民俗文化之中。

1、甘堡藏寨

甘堡藏寨是四川省阿坝州理县甘堡羌乡的一个藏族村舍。从成都出发经闻名国内外的都江堰往九寨沟方向行驶,约185公里便到达藏寨。甘堡是藏语山坡上的村落的意思。整个藏区自古将甘堡称为甘堡甲穹,意为百户大寨。甘堡历史悠久,至今约有2500年历史。据当地藏族老人介绍,春秋战国至晋朝属维州属地。阿坝是羌人游牧区之一;南北朝时属吐谷浑国。唐太宗贞观年间,松赞干布派大兵压境,在松州(即今松潘)一带发生激战,占领了该地区,当时甘堡一带是两兵激烈争夺的地方。尔后,西藏内部发生四分五裂,大部分-没有回西藏而留住下来,与羌人融合,世代繁衍,成为嘉绒藏族至今。明代推行土司制,甘堡属杂谷脑土司领地。清朝乾隆17年(公元1752年)废除土司制实行改土归流,将杂谷土司属地设五国守备,甘堡设苟桑二员守备,其中桑式守备衙门主提至今保留。甘堡藏寨是五县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嘉绒藏寨,以其独特、古朴、自然的建筑风格,让世人惊叹。整个村寨依崖而建、幢幢相连,户户相通,无不体现嘉绒人精湛的技艺,寨内特有的锅庄、民歌、服饰、习俗等嘉绒藏族文化也会让游人一饱眼福。

甘堡藏寨像一群群石雕坐落在半山腰中。杂谷脑河从寨前奔腾而过。进到寨子,首先映入眼底的是一幢幢石头垒砌而成的碉楼般的屋楼。石屋不用砖、水泥、河沙、石灰。它是就地取材于河水中顺水冲下的似花岗石般的麻子石切割加工成大小不一的块状,用当地的粘土垒砌而成。石屋冬暖夏凉、不易风化,又防震、防火、防水。石屋一般两三层楼,下宽上窄:一层养牲畜,堆杂物;二层是客厅、厨房、寝室、客房;三层屋顶平整可作晾晒,扬打粮食。有的藏居甚至还有类似现代楼房中内、外阳台式的建筑。石屋毗邻相连,高低错落有致。自然排列成村落;屋与屋间留有狭窄的巷道,宽则三米左右,窄的仅能并肩过两人。巷道路面全由麻子石砌成,全寨大小巷道有多少,当地老人们也说不清。

甘堡嘉绒藏民千年以来以农牧为主,牛耕、刀耕火种,产量不高、文化落后。解放后,藏民逐渐汉化,主食改为大米为主,肉类为猪、牛、羊肉。现在,全寨有160余户800多人,仅一家有男性汉族,是上门女婿,其余全是藏族,这里种植的水果、白菜无化肥、农药,无污染、无公害,成为城里人喜爱的绿色食品。目前,已成为成都市的第二蔬菜基地。甘堡嘉绒藏族以藏汉文化为语言文字,信仰佛教。过去,家中凡有两个儿子,就必须有一人去西藏拉萨考-。他们的服饰与西-和羌族人不一样。平时一般穿汉服,逢喜庆日子则穿藏服。女性头上头巾配有珊瑚、白银饰品,以示避邪;男性衣服以动物皮镶边,身佩腰刀、藏刀,以示英勇彪悍。甘堡-能歌善舞,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民间锅庄,男女老少都会跳锅庄。每逢藏年节和盛大喜庆日子,全寨人都要集中在一起跳,以示喜庆。

甘堡藏族人襟怀坦荡,热情好客,团结协作精神强。如今全寨修路都不付任何报酬,大家都积极参加。如遇谁家修房造屋,他们都自愿相帮,采用换工制,不付分文。他们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蔬菜和发展副业,采卖药材,加工彩色头巾、腰带,制做剪纸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