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10个最知名的地标建筑

来源:个人简历站 6.35K

十、龙泉华严塔

丽水10个最知名的地标建筑

华严塔坐落在棋盘山山顶,站在这里,可俯瞰龙泉全城,瓯江穿城而过。最初的华严塔,塔分七级,高11丈,因塔内藏有《华严经》而得名。因建于金沙寺内,又称“金沙塔”,它是龙泉历史上价值最高的古塔。千年以后,这个被国家首任文物局长郑振铎先生称之为“其价值之高,可与敦煌发现相媲美”的古塔,一直都是龙泉的地标。

华严塔建造前后花了十余年时间,在各方人士合力捐助中建造完成。塔内还藏有大量《华严经》经卷,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中国佛教重要经典。此经旁征博引,涉及面广,是研究华严宗教理和佛教史的重要资料。

1956年,当时的龙泉县进行城关镇道路修建,为解决铺街用砖,在未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拆毁了华严塔。塔内珍藏的大量佛经、绘画以及佛像被损毁甚至流失。宝塔被毁后,多少年来,龙泉社会各界人士和有识之士、广大民众对重建华严塔表达了强烈愿望。重建华严塔在龙泉老百姓心中成了一个夙愿。

2007年10月,重建华严塔的工作拉开序幕,社会各界共襄盛举,众志成城。剑池街道水南、翁仁村无偿捐赠建设用地,10多万父老乡亲踊跃捐款近500万元。经过近两年的施工,这座延续龙泉历史文脉的精品工程、民心工程终于落成,再次成为龙泉的新地标、新象征。新建的华严塔为八角仿宋塔,仿木结构,钢筋混凝土塔身,塔身为7层,附架下1层,共8层,建筑面积2578平方米,塔身高63.91米,塔刹高12.24米,塔基宽32米,塔身由塔心、外壁、回廊三部分组成,内设一部电梯和楼梯。整体建筑雄伟大气、飞檐重重,塔尖直插云霄,气势恢弘。

九、巾山和厦河双塔

厦河塔,原叫佛头岩塔,是丽水城东偏南的好溪与瓯江汇合处的佛头岩山上的一座阁楼式的古砖塔,后因它与厦河村隔好溪而相望而又称厦河塔。巾山塔,因位于丽水城南的巾山山巅而得名。

巾山和厦河双塔,隔江相望,分别在2011年及2005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巾山塔建造就地取材,用的就是巾山顶的紫红色火山角砾岩石块。巾山塔塔身外壁的壁龛上既有阿弥陀佛、玉皇大帝、护塔四大天王等浮雕造像,也雕刻着道教的三清至尊,雕工粗犷,造型也十分古朴。

而厦河塔的筑造材料则多为青砖,塔身的腰檐由菱角牙砖、平砖相间叠出,檐角微微起翘,颇具造型。塔身上,“大”、“明”、“国”、“万历丁亥”、“V”等塔砖铭文依旧清晰可见。

“道光二十五年(1845)冬丽水县知县张铣重修此塔”,在巾山塔的第三层外壁上,有这样一句用隶书雕刻的题记,这也是有记载的巾山塔的第一次修缮记录。而后,巾山塔有一个半世纪没有修缮,塔身、石梁、过门石出现多处开裂,塔檐也因风蚀和雷击部分塌落。为此,市政府拨出维修专款,在2004年11月下旬根据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开工维修,修缮一新的巾山塔重现昔日风姿。

厦河塔在四百多年的历程里也是历尽沧桑。清嘉庆十七年(1812)二月二十三日,狂风忽作,厦河塔塔刹毁于狂风之中,由于形制不详,后在1980年丽水县政府拨款对厦河塔进行维修时做成了葫芦形宝顶。2000年,经过修缮,我们看到了大气又不失古朴的厦河塔。如今,因担心高铁爆破施工影响厦河塔,文保部门给厦河塔戴上了钢管“金钟罩”。

八、遂昌鞍山书院

鞍山书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民国初年重建。因位于遂昌长濂村南部的马鞍山缓坡处,故名鞍山书院。书院整体筑木而建,坐东南朝西北,三进五开间两厢式,面积524平方米。为明代风格的江南民居建筑,屋顶曲面中间微凸、檐角挑起,梁作月梁,柱有卷杀,柱基为元代始有之鼓型素面,是遂昌仅存的明代书院。

书院门口有五级台阶,石阶已覆满青苔,幽静而空远。推门而入,便是一间间用木板隔成的小间,每个小间都配有一桌一椅一书柜,一尘不染的书桌因年代太过久远而略显斑驳,桌面偶有墨渍,兴许这就是古人在此研墨习字时所遗吧。抚桌而忆,闭目凝神,仿佛仍然可以听到垂髫童子的琅琅书声。

明代连中三元的杨守勤曾在鞍山书院执教、研读。在他状元及第后,按例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后迁中允,主持顺天乡试。再升为左谕德,专任太子朱常洛的教师。而他在鞍山书院执教、研读的那一段光阴也特别让长濂人感到自豪。他们常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以杨守勤为榜样,好好学习。而鞍山书院从此也就名声越来越响。

1981年9月,鞍山书院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被认为是遂昌文脉的传承之所,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七、景宁孔庙

景宁孔庙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于县城西北里余,呈对称式结构,占地990平方米。后几经迁建至现在的地方,距今已有564年。据史料记载,畲乡景宁设县缘于明朝兵部尚书孙原贞。明景泰三年,孙原贞巡抚浙江时,发现景宁“山谷险远,矿徒聚啸”,便奏请朝廷,包括把当时青田县鸣鹤乡和柔远乡仙上里、仙下里等地统归为景宁,取“景泰缉宁”之义。景宁设县以后,符合“汉以后历代帝王多崇奉孔子创立的儒学,敕令在京城和各州县建造孔庙”之说,上桥孔庙应运而生。

在近现代史中,景宁孔庙曾灾难重重、几经风雨。2009年,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全面修缮孔庙。遵循历史文化记载,结合原来孔庙风貌,精心设计与施工。从2010年10月28日开工,筹建修复了义路、礼门、棂星门(照壁)、泮池、状元桥、东西庑(厢房)、大成门和大成殿等建筑,并将发掘出土或者保存的古代文物归位安置。工程历时一年,至2011年竣工。

景宁孔庙是丽水市范围内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孔庙。在5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守护着古老的畲乡文脉,成为景宁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标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认为:景宁孔庙建筑规模宏大,构件精美,对研究封建社会官宦建筑及儒家文化传承均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六、龙泉留槎阁

留槎阁初建约于宋初天禧或皇钓年间,但是具体的建造时间已无从考证。现有文字可查,最早记述留槎阁的文章是宋季南寿的《留槎阁记》。季南寿是宋绍兴五年(1135)进士,记文表述其儿时,先君就知有留槎阁,说明留槎阁至少建于宋绍兴年前。

明代张裕《留槎阁记》曾记述留槎阁数毁数建。到了清朝,重建后的留槎阁再次成了文人及县令撰文作诗,咏景纪述的好去处。据考证,乾隆年间,留槎洲上还有留槎书院。清光绪版县志,刊有留槎洲图,图示,留槎洲上不仅建有“留槎阁”,还建有“文昌阁”、“育婴堂”。清光绪十八年(1892),知县毕诒策在洲上增植树木,还建留槎精舍,招收诸生,亲自授讲。每年苏东坡生日,他便在留槎阁上举行东坡生日嘉会,召集文人雅士吟诗作文。

光绪三十年(1904),夏至,龙泉遭受特大洪灾,水满城内与屋檐平。据老人回忆,留槎洲当时有一老者看守,遇此洪水,老者与阁同被洪水冲走,洲上建筑物与树木荡然无存。

2002年龙泉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山水古城,精品城市”为目标,留槎阁才得以重建。现在,一座比古时更加雄伟的留槎阁已呈现在世人面前,苏轼的题字是按苏轼的字帖真迹所拓,是当今龙泉一大标志性景观。

五、松阳延庆寺塔

延庆寺塔位于松阳县城西3公里塔寺下村。宋咸平二年(999)动工兴建,五年(1002)年建成。楼阁式砖木结构,六面七级,中空,可登塔顶;斗拱瓦镏作双卷头,山檐舒展平缓,铁质塔刹相轮为卷草图案,曲线流畅;塔壁朱画飞天,依稀可认。额榜“延庆寺塔”为沙孟海先生手书,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四、庆元咏归桥

咏归桥位于庆元县城松源镇北石龟背上,咏归桥是木拱廊桥中的代表作之一,由木拱架和廊屋两部分组成,横跨在竹坑溪与松源溪交汇口上,东西走向,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元至治年间重建时改今名,屡毁屡建,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建,1983年重修。全长38.76米,净跨21.7米,矢高8.8米,面阔5.5米,有廊屋8间。1984年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拟报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造型豪华,古朴优美的咏归桥,始建于元大德年间,桥下有状似石龟的大岩石和石龙潭,桥西靠着被称为球山的小山包,桥东建有补天阁、小蓬莱,三面环水,并与蒙洲公园相接,2003年在廊桥屋檐上装了霓虹灯,成为菇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缙云黄帝祠宇

黄帝祠宇,原名缙云堂,曾是轩辕黄帝三大行宫之一――三天子都所在地,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和(326-334)年间,为中国古代道教活动中心地之一。黄帝祠宇坐东南朝西北,与陕西黄帝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是我国南部祭祀、朝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主要场所。

二、应星楼

位于丽水瓯江滨江景区内,楼高达45.9米,共有九层,面积达2480平方米,2009年重建。所谓应星者,处士星也,隋开皇九年(589),丽水置州,因对应处士星被命名为处州。始建于宋朝的应星楼,正是对古处州这一历史的见证与传承。之后的近千年,应星楼数次被毁,又数次重建,最后在战火中消逝。可是,作为处州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应星楼以丰富的历史内涵一直为丽水人民所铭记。

900多年前的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处州知府崔愈筑一石堤应星桥以御水患,并在应星桥上筑屋,桥下设一水闸,由专人负责开关。这小屋就是应星楼的前身。之后又过了100多年,到了南宋开禧三年(1207),北宋所建的水闸已经废旧,郡守王庭芝在应星的桥头边上“撤旧图新,敞以高楼”。此时,真正意义上的应星楼才得以建成。相传不朽的《处州应星楼记》也正是在此时立碑而文。此后,应星楼又遭受多次大水及战乱。

民国13年到14年间(1924-1925),曾任处州军政分府民政部长的孙寿芝和丽水县自治委员的谭骐发起重修应星楼。1935年,在丽水城区测绘图上,又找到了署名“应星阁”的楼宇,但此时,楼址已经不在“城内水南流者出其下”的出水口处,而是迁移到了出水口附近。1944年日本侵略军第二次占领丽水期间,应星楼被日本兵烧毁。《处州应星楼记》碑从此下落不明,只留碑之拓片为中国国家图书馆珍藏。2008年6月,在应星楼原址往南150米的防洪堤畔,大洋路一路向南的尽头,新的应星楼择址重建,2010年春节建成正式对外开放。

九层楼高的应星楼,仿宋代古建筑风格,气势恢弘,傲然而立。崭新的朱漆,深沉的大梁,重建的应星楼,仿佛返老还童,把丽水人重新带进了那段遥远而深厚的历史。如今,新的应星楼在南明湖畔应时重建,继续以卓然不群的身姿,挺立在处州城南,承载着人们对处州历史的回忆。

一、处州府城墙

处州府城墙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现存丽阳门古城墙长68.8米,残高5.95米,顶宽8米。风化和人为破坏现象非常严重,城墙基础沉陷。

历史上,它是保护城市抵御入侵的军事防线。处州府城墙四周原有城门六座。《丽水县志》中记载,公元1290年,当时的元政府新建了处州府城墙,北边设望京门(俗称丽阳门)、东边设岩泉门(俗称虎啸门)、东南设行春门(俗称厦河门)、南边设南明门(俗称大水门)、西南设括苍门(俗称小水门)、西北设通惠门(亦称左渠门)。由此可知,丽水人一直叫到现在的六个城门的名字,已延续700多年。

2005年3月,丽水处州府城墙被浙江省政府授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此古城墙的保护开启了新的里程碑。2006年经省文物局批准,政府修复了南明门,同时对丽阳门古城墙进行了修缮。

漫步在大水门段的古城墙下,一座雄伟复古的建筑出现在眼帘,巍然屹立。经过岁月风雨的洗礼,如今处州府城墙只剩大水门一段保存最好,在丽水人的修葺保护下,它依旧完整坚固。走到古城墙边,抚摸着那一块块特制的石砖,怀古之意油然而生。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