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上你的“优质资产”

来源:个人简历站 2.38W
简历上你的“优质资产”
或者你会说“简历是用来求职的”,这句话没有错,简历除了偶尔会用来求婚外(某些富豪征婚也要应征者递交简历,是否“网申”则没有考证过),唯一的用处就是求职。但再具体一点,怎么用简历求职?表面上是把个人最核心的优势信息记录在一张纸上递交给雇主以被审查考察。或者可以说简历就是个人的“资产负债表”,当然只记录“资产”而不展示“负债”。
由此产生一个问题:你清楚自己的“优质资产”吗?个人有什么优点、特长和价值清楚吗?如何让别人确信你的确拥有那些“优质资产”(优点、特长和价值)?
所以,简历的第一个作用是盘点“个人资产”。没有盘点过,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很富有或者很贫穷。美国斯坦福大学一名穷学生默巴克为了减轻父母的工作压力,一边读书一边“勤工俭学”,他发现学生公寓的卫生状况总是十分糟糕,就马上去找负责学生公寓的校方负责人,商谈自己利用闲暇时间承包打扫学生公寓。
打扫学生公寓时,默巴克在墙脚、沙发缝、学生床铺下扫到了许多沾满了灰尘的硬币,这些硬币有1美分的、2美分的、5美分的,每间学生公寓里都有。当默巴克将这些硬币还给那些同学们时,他们个个不屑一顾地说:“这些硬币没什么用了,有些1美分、2美分的,都是我们故意扔掉的。”
和所有的“美国梦”一样,默巴克成功了,成功的方法是收集硬币,如今他的公司“硬币之星”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具体他是怎么成功的大家可以Google,其实这个故事我也是Google来的,很久以前听说过这个故事,但名字和情节都不记得了,于是在Google搜索“硬币富翁”,发现重要线索“硬币之星”,进行第二次搜索,完整的故事就被找到了。
求职过程中需要大量用到搜索。
言归正传,有些重要的“个人资产”也像这些散落的硬币,需要打扫才能从角落里把它们收集起来。曾经有个不是学会计的同学来找我,希望找财务的工作,都快毕业离校了,问我应该怎么办。看他的简历曾经到咨询公司实习过,我问他做了些什么工作,他说主要作excel和ppt,而且他很自豪地说他作的excel图表非常漂亮。于是我让他把“作品”给我看,的确是我看过的最灵活美观的excel图表,和那本厚厚的《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教科书里的一模一样,而且做得非常熟练。
于是我给他支了一招,下次再去面试或者参加招聘会的时候,把自己做的图标打印出来,并且拷到移动硬盘里,找机会展示给雇主看。以我业余的眼光来看,能做出那么专业的表格的同学不会太多。
这就是他的“优质资产”。在“xx咨询公司实习”并非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在实习中学了一手excel技术就很了不起;并不是每个表格做得好的同学都应该把“做表格”作为“优质资产”,但是他应该这样做,因为这是他为数不多的“亮点”,而且和财务会计适应的亮点。
为什么之前想不到呢?因为他没有意识到那是很有价值的特长,就像那些散在角落里的硬币,那么不起眼,但有人却可以利用它成为千万富翁。更或者,他并不知道自己拥有的技能是那么出色,就像我也不知道我的床下到底有多少硬币一样。
重复一下:简历的第一个作用是“盘点个人资产”。很多人和很多书都说简历要针对不同的雇主或者针对不同的行业,我以为这对初次制作简历的人并不适用,原因有二:第一是一般人、绝大部分人都不会知道雇主青睐什么;第二是一般人、绝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哪些“资产”值钱,哪些是“负资产”。所以,我的建议是先把所有的资产全面地清点一次,就像搬家的时候,应该把大部分物品打包,而不是只把自己认为最值钱的搬走了事。清点完了才有可能针对性地决定针对不同的雇主把哪些东西放到简历里。
“优质资产”是指能力,而不是“证书”,这点要弄清楚。比如“英语口语流利”是优质资产,拥有高级口译证书不是。
简历的第二个作用是证明自己具有那些“优质资产”。稍费些口舌解释一下,读大学的时候,如果别人问我借钱,我就会把钱包拿出来,打开,对我问借钱的人说:“里面有一块五毛,够吗”,再然后把衣服和裤子的袋子都翻出来,对问我借钱的人说:“啊,还有两个一块、一个五毛和三个一毛的硬币,都拿去吧”。
这样就证明了我很大方,非常乐意借钱给他。
证明拥有“优质资产”的方式其实不是写在简历正面的,而是在简历的背面,在自己的头脑里。所以,每写一样东西到简历上,就要在心里有一个故事、物件或者经历。
比如说“excel做得好”,那就拿作品出来吧,没有比这更简单明白直截了当的方式了。所以,在制作简历的时候,其实已经开始为面试做准备了。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