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诰》《无逸》之心得

来源:个人简历站 2.86W
《康诰》《无逸》之心得
大学里学文史时,面对上古的典籍,确实太难解读,其中尤以《书经》(即,《尚书》)为最。这部记录先祖政治言行的古老文献,太过诘屈聱牙,倘不是恩师段书远教授细细诠释指导并借助于那些详细的注释,一下子还真就读不懂。因如今居家赋闲近日复又读了尚书·《康诰》、《无逸》,遂写下这篇“心得”。
周初,周武王姬发死后,其继位的儿子成王幼小,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了武庚勾结管蔡所发生的叛乱,杀了武庚、管叔饶了蔡叔不死,然后,周公迁分康叔于卫,成为东方的方伯,以以武庚的原殷余民封康叔。康叔名姬封,是周公的同母少弟,赴封地前,周公作《尚书·康诰》等以为训诫;后在归政时又以《尚书·无逸》对周成王做了一番告诫。读之,从中可见周公的治国方略。
周公告诫小弟康叔,要继承父亲文王的优良传统,“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意思是要康叔就国后崇尚德教,慎用刑罚,不敢欺侮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任用该任用的人,敬重值得敬重的人,威慑应当威慑的人,使人民都明白这些治国道理。
扼要说,他是要执政者须爱民,莫欺民。
周公极其重视寻求并接受殷先哲王以及古先哲王治国安民的方法。他告诫小弟要汲取历史的经验,准确揣度民心,不要无视民众的怨愤,(对民怨)不管是大是小,都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就像是病痛在自己身上一样。唯如此,才有可能赢得民心。他也还在把王朝的政权归还周成王时,以《尚书·无逸》中的谆谆告诫,教诲自己的这位亲政的侄子。
譬如怎样严肃认真对待刑罚?周公在《康康诰》中不厌其烦告诫姬封(康叔),杀人一定要非常慎重。偶尔的过失导致大罪,并且已经如实交代了,那也不可杀,应当给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当然,对于那些罪大恶极之人,一定要严格执法,绝不赦免!要经常宣传依法办案原则,让上上下下都知道有法可依。对重大案件的审查判决,需要反复考虑五六天乃至于十天,才可最后定谳。即便是殷人法律文本中合适的条款,也完全可以大胆地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这里,切忌感情用事,凭个人的好恶加以取舍。诸侯左右近臣及家人,依仗权势,无视国家大法,作威作福,危害国家基础,对这些人,德治是不起作用的,必须刑之以法,严惩不贷!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你自己务必率先垂范,时时敬畏法典,事事赏善罚恶。最后,周公特别对小弟强调,对老百姓要善于引导。考虑到大规模的群体事件(管叔蔡叔联合武庚率众武力暴动)刚刚过去,民众情绪还不稳定,甚至会有抵触,(就国后)执行政策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要制造新的怨愤,不要有不当的处置。而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德政,安定民心;广开言路,听取民间各种声音,以此来治理国家安定民众。这样,你就可以实现国泰民安。
周公还在《尚书·无逸》中告诫周成王:“自度治民。祗懼,弗敢荒宁”,用诚信来约束自己和治理人民,德治最是需要心诚,“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上天的威严和诚心,从民情上就可看得见,故统治者就不能不重视体察民情。在写给康叔的另一篇诰词《酒诰》中,周公特意引用古人名言“人不要把水当镜子照,应当把民众当作镜子照”,突出体察民情的极端重要性。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归根结蒂是为了以民心向背作为制订政策的依据。知民旨在“恤民”,“知稼穑之艰难”,“知小民之依(隐痛)”(《尚书·无逸》),对老百姓的疾苦要做到“恤民为德”;进而“惠民”,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脱下军装回到地方工作、直到如今也经常对我从军后在教导队里的一幕情景深深地回忆!那是一个能折射出干群关系的军营里的故事,情节也很简单:一个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五十多岁的老前辈、一个相当于地方上地市级的副师长,为一名廿二岁的普通军人的我(跌入土沟、脚骨严重扭伤),去掂酒来燃酒化瘀、揉搓疗伤。那次经历让我更加感悟和加深认识了人民支援是靠山、以及那首长们的爱兵如子传统亦当属重要的制胜秘诀。我在部队的那些年月,那时的爱兵早成为传统、爱兵早成为制度,譬如在年龄上某人也就是廿多岁,可因他提了干成了“连排首长”了,他就得要每晚半夜起来查铺、为兵们掖蚊帐盖被子,就得在拉练中作机枪手的扛枪替补者;那老首长们更是护犊子护得要命,闻某连长的农村老婆带了仨孩子来部队成三四个月没走、还私下在炊事班闹特殊化,那团长就会“操他娘的喝兵血哇”在全团干部战士会上骂,只骂得这连长无地缝可钻,就回去骂他的老婆捶他的老婆且是他老婆次日就抬脚走人的。拉练路上,团长一路上不坐小车不骑马、那车在后边做收容这马背上挂的皆快掉队战士的背包。这些朴素的老军人内心里极爱他领带的兵、极爱那养我们的人民。在拉练中,若借宿群众家时,部队走时这房东家必是地净缸满的;若是还能再呆上一两天,那大家必是和群众一起修梯田、收割稻禾的。
这就是那时的爱兵爱民传统和那时的干部作风;这更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现在也讲党群关系这些理论,老百姓也知道这些都是实实在在为人民的好理论,但群众关键要看各级党政干部是否实实在在地践行这些理论、身体力行地把这理论做好不会看你喊点什么。譬如最近屡屡被曝光的城管殴打老百姓的事件,真的让人很伤心!回望古籍堆里的这些治理国家、安定民众的治国方略文章,我深深认为,只要我们的政府官员有爱民之心,体恤民瘼,使百姓安居乐业,那种因城管暴行而引起的群体事件其实就不会发生;就是发生了,只要主政者处置得当,也会很快平息。试想,我们那些面对跪着的老百姓而置之不理的官员们,若是身体力行着去亲民爱民真把人民当成了父母,能有那些城管们对来城里卖红薯给儿子看病的老农掴耳光的事儿么,能有那些城管们摔碎瓜农的西瓜事儿么,能有那些城管们折断老婆婆指头的事儿么?借给他们个胆儿,他们敢么?
当今时代,执政为民也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天天讲的,把公务员们定位为“公仆”,公仆也本该是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的;那么我们各级公务员在政风和官风上,也应该大大超越古人的。如果事实并非如此,那就需要各级执政者认真检讨我们的政风和官风,认真检讨我们的吏治了。
周公不愧为古代伟大的政治家,他的上述治国思想和吏治观念,即使今天看,也还有其借鉴意义。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敬贤爱才之行,赢得“天下归心”的局面;他的用诚信来约束自己和治理人民,重视体察民情、注重德治以及对民之心诚,“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开创了东周的未来。从民情上就可看得见,故统治者那是十分重视体察民情的、几乎也基本上不逊色我们的共产党啊,这同样值得当今的公务员们好好借鉴。不要再动不动就动用城管了。
热门标签